第A5版:中国大运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6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发出“扬州倡议”

  6月27日,来自世界运河城市、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国内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的代表,共同聚焦“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论坛上,通过了《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扬州倡议》。倡议提出“适时启动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扩容工作”,还提出“要以运河为媒介,城市为桥梁,推动世界运河城市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倡议内容如下:

  1.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推进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运河是集文化、生态、运输、水利、建筑、旅游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生命机体”。要坚持系统思维,把运河城市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运河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运河沿线建设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2.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打造人民生活幸福的运河城市。运河两岸人民枕河而居、城市因河而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完善运河文旅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推动运河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改善人们生活和人居环境,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运河城市人民的幸福感。

  3.注重创新融合,建立健全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机制。运河文化是流淌的、活态的文化。要坚持保护第一,保持运河遗产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功能的延续性和文化的民族性。适时启动中国大运河遗产点扩容工作。要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运河学术研究,推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方式创新,加强运河文化遗产解读,运用数字和网络技术,让人们更方便地体验运河文化,让运河文化更好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4.推动合作共赢,积极促进世界运河城市交流互鉴。开放融通、交流互鉴是运河文化的本质要求。要以运河为媒介,城市为桥梁,推动世界运河城市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强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污染防治、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创造世界运河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 胡玉梅 韩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