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关立蓉
十年前,一个阳光和煦的初夏的日子,我带着女儿和一大堆行李随军来到南京。搭了朋友的顺风车,从玄武大道下车,进入林业大学北门。上一秒,眼前摇晃的还是钢筋水泥的建筑,一门之隔,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绿色的长河。行走在绿色中,每一个拐弯处都是一道风景,开满蔷薇的粉墙、静谧的竹林、气势磅礴的图书馆……穿过一个白色的小铁门,到达了目的地——锁金村。
这是我和锁金村的第一次相见,10年了,这些画面一帧一帧,连同那天的阳光、微风、鸟鸣、花香,已经成为永恒的记忆。
来锁金没多久,邻居阿姨告诉我,锁金南北路和六村拐角处,各种风味小吃店,好吃得一塌,挨着尝个鲜,吃上几个月都不重样;锁金菜场,蔬菜、鸡鸭鱼肉、水果……价格宜当得很,有些人搬走几年了,还是每周回来买菜。
那时,女儿在锁金中学读初中,每天晚上,她在家里做功课,我们按图索骥,在外面为她寻觅美食,提神醒脑。锁金南路的可口鱿鱼,香气四溢;火爆的烤鸭肠,10元一大把;面皮筋韧,夹着火腿和蔬菜的北京熏肉大饼……六村路口的六合大碗皮肚面,老师傅在独柄铁锅里舀上一瓢高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再往西走几步,金原鸭血粉丝汤、赵明明鸡蛋饼、袁记小馄饨……后来又转战锁金北路,古早蛋糕、小竹林烧烤、京华汤包、品味豆花……美食彻底俘获了女儿的胃,以至于后来在察哈尔路读高中,她不肯在学校上晚自习。尽管抱怨143路公交难等,还是坐着车回家,说在家学习效率高。
在仙林读大学,她邀请家在无锡的室友来家里做客,坐在客厅,女孩朝窗外望去,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林木繁茂葱郁。我说这就是紫金山,你看,那儿是头陀岭,那儿是紫金山天文台。小姑娘惊得张开了嘴巴:这也太凡尔赛了,坐在家里能看到头陀岭!
锁金村有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外地人第一次来锁金,即使按照百度地图,也不一定能准确找到“村子”,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问“村民”。牵着小狗,在路上闲适散步的爷爷奶奶,会热情地操着一口地道的南京话,给你指指点点。看着你还困惑,他们干脆领着你直达目的地。
去年春天,几个年轻人在锁金南路开了一家生鲜店,几乎每天下午6点之后,他们都会把当天没卖完的新鲜菜品,混杂打包成杂烩蔬菜包,一元一包。傍晚时分,这里环卫车云集,师傅们拎走一袋袋蔬菜包,收款的员工还送上零碎的葱姜蒜。
锁金村是个老小区,与高大上搭不上边。但生活在这里,满是那种踏踏实实的人间烟火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