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4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再读《瓦尔登湖》

  □无锡 张言奎

  多少次,想再好好读读《瓦尔登湖》,给焦虑不安的心降降躁,给平凡的日子润润色。

  那本《瓦尔登湖》总是被我翻了合,合了翻,无法阅读,常常是我刚拿起它翻开扉页,一些琐事便找上门来,久而久之我的心便躁了。只有深夜我这颗心方能调到最佳静音模式,才能静读《瓦尔登湖》。

  我曾不止一次遐想,一个人心静到什么程度才能做到轻易挥别文明社会的繁华,独居小木屋,以湖为伴,无疑梭罗的内心曾一度被恬淡充斥过。

  再读《瓦尔登湖》,脑海中隐隐约约闪现一些残存的印象,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篇章,像断翅的蝴蝶,在忽明忽暗的梦境蹁跹着一串串起起落落的字符。

  诚然美好,这是一本能起到心灵纯净,精神升华的名作。梭罗以细腻独到的笔触描述他独居瓦尔登湖畔的时光,以及关于自然、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在梭罗的“寂寥”中,我看到一个穿着衬衫的人,漫步在布满鹅卵石的湖岸上,夜风吹皱了湖面,而他娴静自若,面对夜间四处游走的野生动物,他没有半点恐惧。

  梭罗选择孤独地生活,恰恰是一种向往阳光的心理,就像他无比崇拜青春女神希柏,而不是许革亚。他向往希柏的强壮、活力,走到哪里,就把春天带到哪里。

  一个小小的世界有多大呢?目有所及的,他全部占据了。孤独感会不会偶尔淹没星空?不得而知。反正木屋、湖、铁路和星星与月亮都属于他一个人的。不仅如此,他还用篱笆将花草圈住,与大自然抢夺芳菲。

  梭罗一定好感于他所独居的环境,他崇尚自由,厌恶康科德地区的生活,不管商店、办公室,还是田间地头,人们都纷纷通过上千种令人惊异的苦役来“赎罪人生”,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也不忍直视,上善的心总是如水般柔软。

  一个人一旦开始笃信事物,行为是疯狂的,也是上善的,抱着美好的愿望去相信明天会更好。把对自己的理解用于别人,就像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优点,也能包容我们的缺点。美好和愿望不需加以修饰,是浅白的,是耐人寻味的,像“湖水”。

  一颗心每每走到《瓦尔登湖》这片寂静的角落时,常被那纯净的“湖”一遍遍洗涤,让人心灵富足;那些文字像散落人间的花瓣,也许只要轻拈一片,便足以打湿焦躁,治愈千年孤独。

  合上书,回味在须臾之间,总爱浏览封面。封底,蓝色的湖面上一人一船一影,生命与爱互为倒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