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 李仙云
在家乡陕西东府一代,每年的腊八节,在旭日东升之时,大家会守着从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即“冬至馄饨腊八面”,吃一碗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腊八面”。
家乡古称“有莘国”,曾在这里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遗址,可谓钟灵毓秀,文化底蕴丰厚,风俗节令也蕴含典故极有讲究,母亲也总是把每个节令都过得很有仪式感。
记忆中,那天母亲总在鸡鸣时分,东方微微泛起鱼肚白就开始忙活。她好面就开始打扫庭堂、擦洗锅碗瓢盆,把前一天发泡的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豆类煮好,再配上家乡黄灿灿的小米和各种菜蔬,便开始精心烹煮“腊八米儿面”了。
当热气腾腾的“腊八面”煮好,爷爷会虔诚地把面敬献于祖宗灵龛前,带着我们一起跪拜,以祈国泰民安,家和兴旺。祭祀完毕,母亲还会给鸡槽、猪槽倒入“腊八食”。在家乡流传着一种说法,“冬至馄饨腊八面,鸡娃吃了爱下蛋”,以这种司禽司畜的方式来犒劳为这个家辛勤付出的“特殊成员”。
记忆中逼仄的灶堂间,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冬阳透过旧色窗棂,丝丝缕缕照射进来,我们捧着粗瓷老碗,氤氲热气袅袅升腾,在香喷喷的“吸溜吸溜”声中,那面便有了阳光般的色彩,也带着黄土地的清香。
我在少年时代就随做警察的父亲去外地读书,依稀记得读高一的那年腊八节,凌晨天不亮起来,忽看到厨房灯光闪烁。整个家属院静悄悄的,大家都沉浸在香甜睡梦中,父亲不知何时起来在给我煮“腊八粥”,还配了一盘精致的美味小菜。父亲说:“今天是腊八,咱也来个入乡随俗,改喝‘腊八粥’。”
岁序无声,对腊八节的记忆,如冬日暖阳下悠然绽放的蜡梅,温馨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