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争大楼之高,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有实质意义,到头来,终究落下话柄一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这是近年来国家部委层面密集发声、出台政策,遏制城市“唯高”冲动的决心再现。
这一通知要求,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应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报城市党委政府审定,实行责任终身追究。
一是坚决亮出新建超高层建筑的“天花板”和“红线”。今年7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现在,对新建150米以上建筑和250米以上建筑的“管控”有了细则;二是严明主体责任追究程序,保障政策能落到实处、监管能够常态化。这两点令人欣慰、期待。
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
今年9月,法治日报报道指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中国高度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建筑数量为1938座。而根据英国高层建筑与城市居住区委员会的排名,全世界最高的20座建筑物有11座位于中国。
何以如此,借用报道的话说就是,很多地方决策者认为,拥有摩天大楼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因此各地开始了争建“第一高楼”竞赛。
兴建此类建筑,成本高、困难多,对城市风貌影响大,隐患也不小,但它们依然被一些决策者所热衷。这种把城市发展和“第一高楼”简单挂钩、用高楼塑造城市新形象的意识,折射出形式主义和某种虚荣心。
过去,国外摩天大楼引人艳羡,但放眼国际,如今国外发达国家高层建筑的建设在减少。然而,摩天大楼的“发烧友”这个时候倒不提“与国际接轨”了。
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贪大求高,而是要考虑实用性、便捷性和长远性。因为,实用性、便捷性和长远性才是一栋楼的“生命”和价值所系。否则,就会造出一批表面光鲜,实用性、便捷性和长远性不强的高楼大厦,成为城市的负担和包袱。
城市形象的最好展示方式,莫过于城市规划科学、务实内敛,莫过于群众衣食丰足、心情愉悦……盲目争大楼之高,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有实质意义,到头来,终究落下话柄一桩。严格落实新政要求,不冒进,不犯规,不抢“赛道”,规规矩矩搞建设,踏踏实实为民生,才是正理。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