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李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南京“城中会堂”对面,曾经有一家遐迩闻名的酱园店,通常居民们都习惯省去店名,干脆直接管它叫“酱坊”。别看这家店的规模不大,也就数十个平方吧,却始终顾客盈门,生意出奇火爆。一进店门,只见沿着墙脚挤挤挨挨堆放着许多坛子、钵子和缸,那上面依稀可见岁月留下的厚厚一层包浆,专门用来腌制各种酱菜、豆酱和秋油。彼时的酱园店其实部分承载了现在超市的功能, 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中盐、酱、醋都与它有关。
印象中那家酱园店当时属于“公私合营”性质,素以品种多、口味佳、卖相好、价格公道、从不短斤少两著称。加上那几位店员虽上了年纪却总是以和善笑脸开门迎客的服务态度,“主雅客来勤”,于是乎顾客总是络绎不绝。这家店每天供应着酱瓜、咸卜干、小萝卜头、大萝卜响、什锦菜、腌蒜头、糖醋蒜头、甜生姜、大头菜、青辣椒、甜酱瓜,还有应时的腌蒜苗、螺丝菜以及豆酱、甜酱和冬菇酱油,甚至还供应豆豉、醉虾、醉蟹和糟鱼等。
其中 ,最受欢迎的还数大萝卜响,一看便知是半个红萝卜,中心都穿了个针眼,应该说工艺再简单不过了——将地产的红萝卜切成两半,用线穿成一串串,朝珠似的穿在竹竿上,在空地上晒干为止,再用一把大籽盐,同时放进了花椒及五香粉,腌渍起来。然后假以时日,从坛子里拿出来后,上面还沾满了盐丁和五香粉,香倒是挺香的,看起来便知道咸得难以入口,只能咬上一丁点便得赶紧往嘴里划饭,清贫而又孩子多的人家,便凸显它的优点了——耐吃、省菜、实惠。即便是用水洗了,切成小丁,用油炒了,撒些蒜花,也还是挺咸,不过闻起来喷喷香,十分下饭。
那时,老百姓通常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家庭经济负担重,往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尤其吃饭时端上餐桌的菜肴都很单调。记得当时我家住的那个大杂院里,有一户姓王的人家有六个兄弟姊妹,其中老六特别早熟且聪明伶俐,大家都叫她的小名“小六子”。夏日黄昏,她家人白天上班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又累又饿,于是她妈妈煮上一大锅稀饭,再蒸上一锅馒头,然后派小六子到街对面的酱园店买点下饭小菜。每次小六子都能“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她能够用她妈给她的一角钱,买来五六种不同的小菜,其中有青辣椒、糖醋蒜头、螺蛳菜、甜生姜、玫瑰大头菜等,端上餐桌,五颜六色,令人赏心悦目,且咸甜搭配,一家人吃得眉开眼笑,都夸小六子能干、会办事。
确实,小六子人虽小,却相当精明能干,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那时酱园店良好的经营作风——须知,小六子凭着她妈妈给的一角钱,却兼样选购了五六种小菜,对店家来说尽管是一笔小生意,然而店员却不厌其烦,一视同仁,童叟无欺。在将一堆小菜上秤称之前,先得用加长加粗的专用筷子伸进坛子里将各种小菜一点点夹出来,然后再一份份放在事先铺了一层荷叶的秤盘上精确过秤,如此这般需要耗去多少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