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学第一天,无锡市课后服务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系统中挑选心仪的课程。今年秋学期,无锡全面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无锡家长和学生收到了这份最好的“开学礼”。
随着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更丰富的课程内容、更优的服务质量,无锡课后服务3.0版体现落实“双减”政策的精度与温度。
精心·课程设计多样化
梁溪区统筹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围绕“减负提质”要求,秋学期端出固本培优、艺术涵养、健体强身、乡土文化、探索实践五大类别80余种活动项目的“大餐”,为学生提供有别于课堂教学的“菜单式”个性化成长服务。
积余实验学校将校级社团与学校项目化研究课题相结合,中高年级开设年级社团,实行菜单式选课制,低年级开设班级社团,提供主题式课程。锡师附小课后延时服务以“快乐周末”为源,周一到周四,学校主要提供作业辅导、乐动课程、乐读课程,周五则延续“快乐周末”课程。太湖格致中学安排国学大阅读、英语视听说、数学建模、综合课程、社团课程等。
宜兴市要求相关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以“菜单”形式供家长和学生选择,包括作业辅导、提优补差综合素养课程或活动。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课后服务分两个课时,其中第二课时中的校级社团课涵盖艺术、科普、劳技、健体等四大类共18种,6个年级再分别设8至10种社团课。
用心·服务模式多元化
新吴区通过“固本+培优”助力学生解决作业难题,“兴趣+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基+提质”提高家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梅村实验小学采用“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社团活动”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课程实施上,实行“三走”策略,即订单式教师走班、主题式年级走班、菜单式校级走班。胡埭中学采用“1+1”模式,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延时服务,开设多门社团课程,如乡村阅读、逻辑思维、航模制作等,分年级在办公室内设立学科答疑点。
经开区在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中,重视“5”的质量,提升“2”的服务,课后服务聚焦课堂,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尚贤教育集团从“学科+学科”“学科+学段”“学科+德育”“学科+技术”等方面,精心打造“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开设击剑、形体、合唱、人工智能等课程。
潜心·作业管理起实效
无锡市江南中学将课后服务安排成两个阶段: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个性化辅导时间,在上述相应时间段,各年级交替组织进行体育活动。
江阴市将课后服务与完成家庭作业、作业批阅讲评、学生个性化辅导、社团活动、阅读素养积淀相整合,在“减负不减质上”下功夫,集中骨干教师力量,汇编分层作业、差别化作业设计,从学科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元智能发展等发面,开设了国学经典、思维导图创造营、英文点歌台、彩色世界等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课程。
梁溪区以课后服务为抓手,着力破解“作业管理”难题,在全区中小学推行分层作业、实践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
崇宁路实验小学立足儿童与家长的实际需求,全面取消“家校联系本”,指导书面作业校内完成。沁园实验小学推行“1+X”课后服务课程,“1”是秉持“作业优先”原则,探索开发三大类型的作业辅导课程,分别是学科作业辅导、自主作业辅导和精品作业辅导。
安心·服务保障强有力
惠山区组织区内校车积极配合学校,制定《教育“双减”——惠山校车应急预案》,合理调整校车接送线路及时间,确保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校车接送服务。新吴区于今年3月在初三年级试点开设晚自习,并为各初中校配备了智慧接送系统,保障学生安全。家长到校门口后刷卡,老师知悉家长在校门外才让学生离校,其余学生在教室内等待。此外,新吴区将各校课后服务实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场馆和功能教室有序展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学校还推出了错峰放学等相关举措,保证学生安全离校,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
暖心·为民惠民显温情
无锡将“回家时间”纳入课后服务范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温故知新、强身健体、艺术熏陶、阅读积累、劳动实践等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提升综合素质,发挥家校合力,实现育人效力最大化,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施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