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梁溪区水利局就李巷浜暗涵水环境处理系统散发臭味一事表态:
问题再难再复杂,也要把它解决好!
  设置在塔影河李巷浜交界处的临时MBR装置
  网友“无锡新歌”供图

  8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就梁溪区塔影河李巷浜暗涵水环境处理系统常年散发臭味、排黑水问题进行了报道。第二天下午,该处理系统管理单位(梁溪区水利局)、运维单位(无锡梁溪水务有限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就此处发黑发臭原因、解决措施作出详细解答。梁溪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该地段情况比较复杂,但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再难的问题,也要通过科学手段把它解决了!

  

  金辰 高艺

  问题

  污水自暗涵内流出,雨天更为明显

  “据我推测,曾经李巷浜应该是与塔影河自我环通的一条支浜河道。”8月25日下午,时任梁溪区水利局副局长曹罕硕向现代快报记者详细介绍了李巷浜的前世今生,经过时间变迁,李巷浜成为塔影河的一条长约700米的断头支浜,后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原有河道被改建为盖板涵、箱涵及管涵用于排雨水,如今,河道整体成为一个暗涵。

  “2016年,塔影河曾出现疑似黑臭水质数据,我们发现,每次大雨过后,(李巷浜)箱涵的淤泥等(脏)东西被冲出,此时塔影河水质数据就较差,但是天晴后所测的水质数据又会恢复好转。”

  曹罕硕介绍:“通过排查,塔影河水疑似黑臭的根源来自李巷浜暗涵里出来大量的不明水体,特别是雨后更为明显。”

  原因

  雨水管和污水管错接漏接串接

  通过梁溪水务公司调专业蛙人对李巷浜箱涵进行清淤和勘探,对李巷浜暗涵内部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我们发现,李巷浜暗涵临近塔影河的前400米左右,是个大型的涵洞,再往前空间越来越狭小,一直到李巷路的位置,就变成了一根管道。”曹罕硕介绍,“通过排查发现,箱涵内约有21个口子有不明水体流出。因为李巷浜周边没有工业企业,所以排除了企业偷排,根本原因可能在于雨污水管网出现错接漏接串接以及部分地下渗水混入。”

  “对此我们做了排查。”梁溪区水利局排水管理处处长邹贤武介绍,“李巷浜暗涵的收水范围达到了40公顷(4万平方米),涉及上马墩一村、上马墩二村、红豆万花城、紫金门小区、东塔影苑、合鑫广场、瑞江花园以及私房片等。” 可以说,李巷浜沿线千家万户的雨水管道以及周边道路的雨水井最终都去往同一个目的地——李巷浜暗涵。

  雨水管内晴天出水的原因有很多。以紫金门小区为例,该小区建造时间在2010年以前,阳台接的是雨水管,但是居民如果将洗衣机安装在阳台,产生的水实为生活污水,再接入雨水立管,会顺流到箱涵再到塔影河,对这种高层住宅重新设置污水立管难度极大。邹贤武介绍,包括老小区内的管道、私房管道多多少少会存在雨污水管错接漏接串接的情况。同时,大量小区地下车库收集地下室渗水的集水井内存在机油等油污,均排入了雨水管道。这情况是动态的。

  方案

  在李巷浜运行MBR污水处理系统

  治理塔影河水,必须首先从李巷浜暗涵做文章。由于李巷浜暗涵具有城市排涝功能,是个大型的雨水通道,封堵暗涵必定是不可行的。为了解决雨水管和污水管错接漏接后雨污混流排入河道问题,邹贤武表示,从2016年至2020年,该区域岸上17个排水达标区块面共计改造了雨污水管约25000米,立管20000余米,投入2300余万元。但是由于一些居民区管道改造存在困难,同时地表水、雨水冲刷携带灰尘和淤泥,加之有居民存在不良排水习惯,流入李巷浜暗涵的“雨水”依然不够干净。而定期对暗涵清淤,需要由专业的蛙人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此项工作难度大且不能短时间内见效。

  “经过专家论证,最终决定,考虑先引进一套MBR——水处理装置,首先将暗涵内的污水拦截蓄水,随后抽取污水,通过MBR净化达标后排入塔影河,为岸上排查整治争取时间。”曹罕硕介绍,该系统为可拆卸临时处理装置,一天处理量设计为700吨,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从Ⅴ类水处理到Ⅳ类水甚至到准Ⅲ类水排放。

  现状

  整治从未停过,正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设备安装后,效果是好的,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曹罕硕表示,“我经常跑到现场去看去查,发现这个设备晴天能解决问题,起到拦截净化水体作用,但机器的能力是有限的,大自然发威的力量是无限的。到下雨天,MBR极限水处理量最大可以到1000方,但遇到大雨甚至暴雨超过MBR处理量的时候,涵洞内的雨水开始溢流,就会出现网友‘无锡新歌’所说的‘泵站排污’的现象。”

  为了解决市民投诉的“蚊虫多、臭味浓”等问题,梁溪水务公司也下了不少功夫,安装灭蚊灯、除臭装置。“虽然治理箱涵困难重重,但我们不会将MBR临时处理装置作为固定设备使用,还是会立足于岸上整治,彻底清理、排查雨污水管网,同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共克艰难,对污水进行收集并入污水管网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问题。”曹罕硕介绍。

  李巷浜暗涵的整治工作从未停止过。据无锡梁溪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介绍,李巷浜暗涵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岸上。“目前,我们制定了一个方案,如有可能,希望通过打开这条700米的箱涵,将暗涵重新变为河道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理,目前处于方案设计阶段,但打开暗涵的代价很大,治理效果还有待于各方面专家的论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