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名医名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名中医划重点,这几类病最适合“夏治”

  6月28日,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冬病夏治”如约而至,正式开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通过一些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可,南京市中医院也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内涵,传承经典,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阶段的独特优势,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说。

  

  通讯员 张明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到底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呢?

  针灸科

  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2.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3. 慢性胃肠炎、慢性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 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等运动系统疾病。

  5. 手脚发凉、怕冷、体虚失眠等虚寒类疾病和亚健康人群。

  老年病科

  1. 中老年慢性咳喘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2. 风寒湿型痹症患者:肩周炎、腰痛、骨性关节炎等。

  3. 脾胃虚寒患者: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证属虚寒型等。

  4. 体虚易感冒的病人,怕冷,虚弱,肌少症。

  呼吸科

  1. 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 变应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脾胃病科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虚寒证 , 反流性食管炎虚寒证。

  2. 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溃疡性结肠炎虚寒证。

  肾病科

  尿频、尿失禁,以及慢性肾炎的辅助治疗。针对肾虚有独特的疗效。

  妇科

  1. 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2. 产后身痛。

  3. 盆腔炎疾病后遗症(盆腔粘连、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

  4. 女性虚寒或寒湿体质患者的调理和保健。

  儿科

  1. 体虚性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2. 脾胃虚寒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疳积、厌食、慢性腹泻,此外遗尿、自汗、盗汗等疾病。

  治未病中心

  1. 容易疲劳、畏寒怕冷、失眠、体虚易感、尿频等亚健康状态。

  2.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 过敏性鼻炎、咽炎等。

  4.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

  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前列腺增生。

  推拿科

  1. 骨伤病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网球肘、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痛、四肢麻木、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等。

  2. 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疳积)、遗尿、慢性泄泻等。

  3. 慢性寒胃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等。

  4. 其他如素体阳虚、喜暖怕凉、遇冬怕冷的人群;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耳鼻喉科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喉源性咳嗽。

  冬病夏治还有其他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除了贴敷这种常见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 在中医传统特色护理中心,护理部郭秀君主任告诉大家冬病夏治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在家可以用中药外敷,把药材打碎炒烫放入布袋子,放在穴位附近;平时可以做做中医养生操,例如中医的五禽戏就是夏天助阳的好帮手;常用的艾灸、隔姜灸、长蛇灸等也可用于冬病夏治;针对敏感性皮肤不能贴敷的患者,还可以对症使用适合自己的泡脚方,和平时泡脚的方法不同,在药量的选取和药物的选择方面都需要调整;中药热熨也可用于冬病夏治,和中药外敷一样,将药材炒烫,装入布袋,放在穴位附近。与外敷不同的是,热熨需要在皮肤上移动,就像熨衣服一样。这些方法大多简便易操作,适合在家自己使用,只是药物的选择和配比需要医生的指导。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针灸科陆瑾主任提醒大家,冬病夏治贴敷时间为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时期;三次为一个疗程,每年贴1—2个疗程,连续3年;每次间隔7—10天左右。医生将通过体质辨识,辨证贴敷,一人一方,药物贴敷后,有的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如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联系医生及时处理。

  2021年“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伏前贴:7月1日—7月10日(10天)

  初伏贴: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贴:7月21日—8月09日(20天)

  末伏贴:8月10日—8月19日(10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