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 王九如
周六,我一人在厨房里正施展着本人那三脚猫的厨艺。猛听得在阳台晾衣的妻一声喊,忙关火出来。妻说,阳台下鸟巢里的两只雏鸟,翅膀长硬了,飞了!
我握紧护栏,探出上身往阳台下的鸟巢看去,果然,巢空了,两只雏鸟已不见踪影。这些天,我把小鸟一家当成芳邻了。除了一日几次悄悄窥视,我不敢打扰它们。想着雏鸟羽翼未丰,总还得相处些时日。未曾料到,招呼没打一声,这芳邻,大的小的都飞了。远走倒不至于,应该还生活在小区里。只是今后就是见到,也未必能认出它们来。想想好不怅然!
阳台下部有个宽宽的凹槽,鸟巢就筑在那里面。鸟儿一家卧在巢中,自然可以拥有一片宽大的露台。沐着阳光,吹着和风,最关键的是可免除雨淋。这比那些建于枝丫间,风雨飘摇中的巢穴高级多了。选在这里筑巢,不得不佩服这家鸟先生鸟太太的眼光。
发现鸟巢,其实也没几天。要不是黑色的大鸟飞来飞去,引起了我的注意,根本不知道阳台下面还有个小小的鸟窝和安居在那里的温馨的四口之家。
恕我眼拙,竟不知芳邻的芳名。百度上当然可以搜,可大鸟太机灵了,对并无恶意的我百般警惕。每次我打开百度界面准备拍摄,它们根本不配合。如同黑色的闪电,一下就到对面的楼上了。望鸟兴叹,只能盯着它远远的倩影发愣。
两只雏鸟一天天见长。它们时常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外面的世界,有几次与我对视。我看着它们晃着身子摇摇头,耸耸未丰的羽毛。那样子憨态可掬,令人忍俊不禁。
也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示好,那天午后,两只雏鸟头靠头摆好造型,让我给它们留了几张合影。也就在留影的次日,芳邻不辞而别。看来,两只小家伙真是善解人意,临别前夕给了我机会,照上相,也留下了念想。
雏鸟飞去,大鸟也不见了。望着空空的鸟巢,我好期待。这么好的居室留着,鸟先生鸟夫人什么时候再回来孵卵育雏,繁衍生息。
芳邻走了,我要弄清楚它们的名字。这很重要。
我将图片发给沈海波老师,向他请教。沈老师是著名的动物摄影家,特别擅长拍鸟。许多濒危的珍稀鸟类都被他摄入镜头,留下影像。爱鸟拍鸟的沈老师,成了圈内公认的“鸟类百科全书”。百忙之中,沈老师很快回复:估计是乌鸫。老师谦虚又严谨,明明可以确定的,他用了估计。谢谢沈老师!
我查了百度,乌鸫分布很广。以昆虫为食,胆小眼尖,难怪想拍它一张照片都难。鸟鸫善鸣叫,嗓音美妙明快。尤善模仿其他鸟鸣,是鸟类中的语言大师。乌鸫,我的芳邻,作为人类的好朋友,还是北欧瑞典的国鸟。
连续两天,我看到隔壁晚报副刊上有朋友写了乌鸫。看来,乌鸫胆子是小了点,但还是喜欢与人类为邻。有筑巢在排气扇里的,有在窗户下的。至于小区绿植里,那就更多了。走着走着,就能听到那熟悉的鸣唱。
只是,相比之下,我家这边的乌鸫,它们的居住条件应该是比较高大上的了。
芳邻,窝巢有我给守护着,好好的,等你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