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吴其盛
搬家的时候,我那东一处西一处的奖状、证书被集中到了一起,成了弃之不忍、留之难办的“鸡肋”。
想想真是,这一份份记录无上荣耀的证物当初获得时是何等的激动和荣光?想不到时光流转后,竟成了没处安放的另类存在。
两难之际,我拿起那些曾经的宝物随意翻看起来,记忆的画面蒙太奇般一幕幕闪现——
这份蓝色镜框里的奖状是最早得到的。那是1974年我在工厂学徒满师的第一年,说起来只是个厂级先进生产者,可那时全厂表彰大会的同时,还别出心裁地组织起一支报喜小分队,敲锣打鼓地给每一位获奖职工家里送大红喜报。以厂文艺骨干为主的“送喜人”在离我家还有三四百米处就闹腾了起来,弄得周围邻居真以为我干了啥惊天动地的大事。锣鼓家伙敲到家门口后,大红喜报也赫然贴到了门上。
那次特别的激励好像大海航行带上的罗盘,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指示了方向。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一直都在荣誉的光影中前行,厂里每年的各类先进评奖,几乎一次不少地都收入囊中。
更多的,还是密会文学后,在社会获取的各种奖励。
这本大红证书是2011年参加由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作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诗意名城·世界微型诗歌大奖赛”获一等奖的记录。
1979年4月,我得到了一个参加南京市工人诗歌培训班学习的机会,三个月的专业学习让我更多地发现了一个不甘平庸的自我,萌生了在更大、更具竞争性的天地间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完成三年电大学业后,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开始专职从事文字工作,而私下一直不间断的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纪实文学创作也渐进渐成,先后有作品在海内外多种报刊发表并且获奖。
在那次围绕“诗意名城”的大比拼中,我的作品《鬼脸城》从五千多首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在全市首开先河的地铁车厢诗歌大展示中灿然亮相,而且还在鼓楼市民广场大赛作品展和部分获奖诗歌现场朗诵中留下了珍贵的图像和声音;赛事期间,十多位获奖作者还应邀出版了个人诗集,我一本《心是一盏灯》位列其中……
每一份荣誉都能牵扯出一些故事,也许它们是陈旧的,但却蕴含着你的身影、你的步履、你的悲喜和哀乐。我知道,当我某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们也会化作一阵青烟消逝于无形,但这并不能成为我忽略其价值光亮的理由,因为它和我的生命精神同在。
基于此,我决定丢开舍弃它们的想法,先捆捆扎扎搬至新家,到时哪怕先堆着,也要给这些“多余”之物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