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教育·人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无锡高等教育走出“跨越式发展”之路
无锡人家门口的好大学越来越多

  今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先后批复,地处无锡锡东新城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这是无锡第二所公办本科普通高校。当前,无锡市基本形成了结构完整、体制灵活、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发展的“无锡路径”

  前几年,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无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还不够雄厚,与城市经济实力也不匹配。为了满足无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无锡高等教育开始“加速跑”:

  2015年,无锡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2016年,市政府把“采取引进、新建、升格、合作办学等多项措施,扩大本科层次高等教育资源,新增1-2所本科院校”写进了全市“十三五”规划。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未来一个时期全市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进行整体部署。

  在实现本科高校资源扩容增量这一目标过程中,无锡探索高水平大学建设新模式。一方面,推进重点高校和特色院校建设。这几年,无锡全力支持将江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随着宜兴研究生院施工建设稳步推进、江阴增加一个新校区,江南大学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已见雏形。去年9月,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启用,新校区二期工程已在建设中。

  另一方面,无锡这座江南名城深化与名校的战略合作:2018年9月,南信大滨江学院迎来首批新生;去年9月,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如今,以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等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以太湖学院、滨江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10所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技术技能型院校紧密衔接。

  大学和城市“融合发展”

  结合无锡社会经济发展,无锡高校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无锡重点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持的领域,着力培养无锡产业转型升级急需高端人才。江南大学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建立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等。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新校区将高端芯片与微信息系统创新中心、微纳加工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太湖学院产业学院内,专业涵盖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等六大产业集群。

  在去年的一场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上,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下了3000万元的合作项目。2016年启用的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吸引了数十所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入驻。江南大学累计已承担无锡市委托的各类课题300多项,与无锡企业的合作项目超过670个。滨江学院与省委网信办合作共建了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无锡)实训基地、与华为技术公司共建了华为ICT学院、与中科芯集成电路公司共建了中科芯微电子产业学院。

  描绘高等教育发展蓝图

  近年来无锡高校均把自身发展置于无锡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高水平发展高等教育连获重要突破,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2019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江南大学位列46名。目前,该校已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南信大滨江学院转设为无锡学院,进一步提升无锡城市能级;太湖学院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3个专业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竞争力排全国高职高专第4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无锡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部署,到2025年全市高等教育机构将达30所左右,并将遴选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高校开展合作办学,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将更加优化,无锡太湖湾生态科创带建设的号角已吹响,高校与城市之间的双向赋能将进入新的历史征程。杨涵 杨洁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