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沪苏同城”成苏州两会热词
代表委员热议:苏州迎来发展新机遇

  1月20日,现代快报记者在苏州两会现场注意到,“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成为今年苏州两会的高频热词。苏州如何更高水平与上海形成产业互补、功能互利、生态共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框架下,苏州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记者采访了多位苏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纷纷表示“苏州迎来发展新机遇”。

  

  柴军虎

  抓住上海大都市圈,贡献苏州力量

  “苏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推进沪苏同城化是重中之重。”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资源规划管理局副局长焦红萱建议,要加强沪苏产业联动,借助上海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寻求全面合作,形成产业链,并推行规则互认,促进沪苏两地创新企业和人才充分交流。

  还要加强沪苏生态共保,探索沿江水库链互联互通共建工程,实现常熟、太仓与上海水源地互为备用。“要加强沪苏规划对接,目前上海正在牵头会同包括苏州在内的8个城市开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要抓住这一机会积极探索推进‘沪苏同城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贡献苏州力量。”

  同样,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周云祥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应该生态先行,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三地地域相连,水系相通,同饮一湖太湖水,“三地应该发挥好协同效应,共同发力,团结治水,要在规划引领、设施建设、河湖管护、河湖治理、防洪抗灾上一体化。”

  引进上海教育资源,促进沪苏高校同城化

  苏州要以谋求“沪苏同城化”为主要内容的“长三角一体化”。“说白了,苏州就是要全面融入上海。”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姜正平说,只有全面融入上海,才能避免“1+1<2”的“规模报酬递减风险”,避免“跨区域治理失灵”。

  他建议,打通苏州市域范围内教育、交通、 医疗、社保、养老、行政审批等领域一体化的全部堵点,以“市域内的一体化”为“沪苏同城化”打好基础,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要积极引进上海著名高校和著名中学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建设新校区,促进沪苏高校、中学同城化。”

  同样,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傅菊芬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沪苏同城教育发展应该放在错位协同上来借力。在基础教育方面,上海做的是相当好,苏州可以结合上海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提高。“要深化长三角高校之间资源协同共享,对‘卡脖子’技术开展集成攻关。”

  打破行政壁垒,探索交通“一卡通”

  两地同城化,离不开交通一体化。苏州市人大代表、常熟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向阳建议,要坚持交通先行,积极推进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通道建设。“可以通过建设南沿江和通苏嘉甬两条高铁,实现一小时到达南京和杭州两大省会城市;通过沪通高铁、S342建设,实现半小时到达虹桥、硕放两个国际机场,半小时到达苏州及市域全境,使常熟加快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圈’。”

  焦红萱建议要朝着“轨道上的长三角”这一目标迈进,要将苏州港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充分发挥江海联动作用,形成江海高效衔接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将苏州北站建设成为国家级高铁枢纽,强化与虹桥枢纽的协同功能。同时在地铁、公交运营上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实行“一卡通”。

  “长三角一体化是苏州当前和‘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沪苏同城化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引擎。”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翔说,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苏州要更好地学习、接轨和服务上海,要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苏州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