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六朝风物跃然纸上
  《六朝山水有清音》
  谢玩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8月

  古人寄情山水自然的境界,在魏晋南北朝达到了空前高度,这一时期,不仅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文的创作水平跃然提升,且在山川地理志方面也蔚为大观。正是得益于古人对当时风物的传神记载,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够透过文字一窥那份独特的美。学者谢玩玩从流传自六朝的17篇地理杂记入手,在其散文集《六朝山水有清音》中,或结合史料剖析探究,或随兴而为发散延伸,写山水,写人物,写神话传说,写心性和气度,勾勒出了一副笔墨横姿的画卷。

  西晋文学家左思曾云: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名士纷纷隐遁世外、纵情山水,为后世留下了可供膜拜的风骨和不朽谈资。他们有的嗜酒如命,有的热衷打铁,也有的钟情记录奇山异水、搜罗神怪故事,而这些有别于官修典籍的杂记,恰恰成了了解当时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

  历经千年的城市早已人非物也非,谢玩玩试图借古人笔墨一探究竟。读陆机的《洛阳记》,他写洛阳城的繁华商业,“一条街望过去,两边儿好多商铺,高矮间杂,卖的东西真不少!粮食、盐、酒、香料、牲畜、家禽、杂用器具、金银珠宝……四方好物,随你挑选。”读陆翙的《邺中记》,他写发生在浣衣里的故事,“嵇绍挺身而出,把晋惠帝护在后面,此举激怒了叛乱的士兵,便将其杀死。滚烫的鲜血喷溅而出,落了晋惠帝一身,后来他一直留着这件血衣,不准任何人洗。”读袁崧的《宜都记》,他写堪为世外桃源的下鱼城,“到处都在打仗,百姓见这座无名山四周都是悬崖,易守难攻,便拖家带口爬上去。到峰顶一看,豁然开朗,竟有数十里地,还有林木池水,从此种粮种菜,生计自不必愁。”

  志怪小说兴盛于六朝,这与其时的玄学风气有着直接影响。读邓德明的《南康记》,谢玩玩写下一群孩子在梓潭为阖闾拉龙舟而溺亡的故事,并不由感慨:“童男童女们的际遇,不忍卒看,可古往今来,这样的事儿难道还少?尤其在魏晋南北朝,四百年乱世,性命全不值钱。逃难路上,多少人狠心把自己的孩子仍在了半途。”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实则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据史载,名士邓攸最有名的事迹便是“弃儿保侄”,当时他带着儿子和侄子逃亡,实在顾不过来,便硬着心肠放弃了儿子。怕儿子追赶上来,他甚至还用绳子将其捆在树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寥寥数字,足以凸显邓攸的无私,然而这背后却是一条无辜生命的消亡。

  从“卧龙昔作梁甫吟”的南雍州,到“碣石潇湘无限路”的湘中;从“九州佳色于斯盛”的荆州,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的丹阳;从“可怜衮衮向风尘”的美男子潘岳,到“横波笑对软红尘”的大才子袁崧,《六朝山水有清音》循着古人的足迹,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和人物传奇。

  山水有清音,得者寸心是。谢玩玩认为,六朝人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一朵花的盛开并不为人,只是机缘恰好,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亦如此。如何才能不虚度光阴,认真活在当下呢?适性,称情,不压抑自己的本性,不强加许多束缚。

  刘学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