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与动物的关系里,我们习惯了用人类的视角去看动物,而忽视了站在动物的视角去看待人和动物、人与世界、动物与世界的关系。
赵序茅的《动物眼中的人类》,就是以动物的视角,让我们觉察动物因为人类受到的影响,体会动物是人类的进化之镜、情绪之镜、行为之镜。这部作品是赵序茅行走中国各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记录自己的科考经历,记录所思所想的结果。
赵序茅长期从事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兰州大学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职务,著述丰厚,《西域寻金雕》《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等作品多有获奖殊荣。赵序茅的科普作品平易晓畅,语言生动,可见他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注意科普的效果的,对于普通人,对于动物,他都保持平视的目光,在交流中形成互动。
白水河、唐家河、小寨子沟、老河沟、神农架、汶川草坡、卧龙、西双版纳……在这些地域里,尚且生活着那些珍稀的、最后的动物族群,比如金丝猴、松鸦、大熊猫、亚洲象等,还有那些虽然不够珍稀但也是群落栖息地不可缺少的生物,比如蚯蚓、蚂蚁、蜜蜂等,它们都是赵序茅的观察对象。动物们有时接受“两脚兽”的到来,允许他们在它们中间行走,适度地触摸,不过,更多的时候,动物表现得警惕、躲避和反抗。
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科普工作的艰辛,跋山涉水,路远迢迢,却未必就能达成目标。连续几日踏雪寻猴,发现了食物残渣和粪便,然而,川金丝猴始终没有露面,科考目标只能转为藏酋猴,好在他们观察到了藏酋猴特异的性行为,比如同性恋、自慰、猴鹿交配等,关于雌猴性释放和猴群的学习行为的课题,也有其价值。科考过程不乏危险,在西双版纳丛林里,他们与眼镜王蛇狭路相逢,人蛇对峙,危局何解?作者的描述有自然文学的风采,引人入胜。
在那瞬间,赵序茅猜测,眼镜王蛇摆出的进攻姿态只是虚张声势,它害怕他,正如他害怕它。赵序茅有意往后退,并且观察眼镜王蛇做出的反应,大蛇果然没有追击他们。在这部作品里,赵序茅不断强调,动物对于人类的防御与惧怕,远远胜过人类对待它们的程度,人类的杀戮早已将许多动物灭绝,此外,人类还改变了许多动物的行为轨迹和进化历程。比如,由于人类对于动物栖居地的不断侵犯,许多昼行动物只能改变习性,在夜间出来活动。
动物眼中的人类,到底是怎样的?科学家也不能做出准确的解释,不过,动物行为反应多少给出了一些答案。羚牛怼人,主要是因为人破坏了羚牛与人的和谐距离;黑熊其实非常胆小,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采集昆虫和植物果实,只有遇到无法逃脱的境地才会本能地自卫反击;松鼠的贮食行为可以帮助植物种子的传播,可是贪婪的人类挖走了它们的储备,导致它们处境艰难;突然出现的白化大熊猫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可是对于它本身来说,这种异化带给它的绝不是好处,人类的干扰造成的物种变异现象正在增多,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根据书中描述,得到的一个普遍感觉,与人相比,动物是处于劣势的,特别是那些形体巨大、爪牙锋利的猛兽,几乎都濒临灭绝,反而蚂蟥、白蚁、蚯蚓等看着不起眼的小生物,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可见,强弱并非定数,竞争自有规则。凡是说生命对动物不如对我们人类重要的人,都并不十分了解动物是如何为求生而搏斗的。这部作品的前言和尾章另辟专节讲述“野生动植物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因为人类而即将消失的中国动物”,这个闭拢的圆圈状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一种移换,这种移换扎根在了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之中,当我们谈论动物之时,我们也在谈论人类自身,我们需要认清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赵序茅指出,动物最大的智慧在于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不具备的。在自然中,动物鲜少把环境破坏殆尽,而这种现象在人类世界却比比皆是。
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