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钟山一夜雨声寒
  《南京1937:血战危城》
  [丹麦]何铭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旦进入十二月份的江南,大多都是冬雨绵绵,雾霾弥天,少见天气晴和。就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的南京而言,这个月份的物候似乎更为反常。表面上看,一切如斯,运作正常,但看行色匆匆的人群面孔,大多沉默不语,眉头紧锁,较少言笑,压抑与沉闷的气息,触手可及,扑面而来。

  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警笛声刺耳传来,绵延不绝,令人悲愤交加。一个媒体朋友给我说,每到此时,他就会难以抑制地默默流泪,一天都毫无兴致,百无聊赖。而对于曾住在九条巷的陈颐鼎将军而言,不仅仅是进入十二月份,自“八一三”淞沪会战之前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作为黄埔三期的民国军人,他就密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国家的安危,而对自己的队伍终于可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充满着赶赴沙场以死报国的昂扬之志,但这一切都在一九三七年的十一月初到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城被彻底地改变了。此后经年,陈颐鼎虽然从旅长、师长到军长,屡经阵仗,多有建树,而南京一役,国都沦亡,他虽然不能承担这一重大历史责任,但总是如骨鲠在喉,耿耿于怀。每到一年四季轮替的秋冬时节,他的脾气就特别得坏,不愿说话,沉默无语,呆呆地望天,脑海里反复出现的都是当年的种种场景,挥之难去,如同梦魇。

  对于这一年的首都沦陷,国之大殇,许多人在不同层面都倾注了极大的精力、智慧与劳动,力求复原历史真相,铭记惨痛教训,总结过往经验,珍视难得和平。孙宅巍先生较早地从南京大屠杀研究放眼于此前的南京保卫战,撰就了《南京保卫战》一书,纠正了许多人的想当然与大而化之,也正面回应了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回避甚或否认南京保卫战这一历史事实,使得不少被遮蔽的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复出历史的尘埃,得到这座城市的公民甚至全体中国人的铭记与缅怀,但这样的学者研究,毕竟还是过于弱小单薄,不大为人所知。而一个丹麦人,有过严格的历史专业的训练,又有着丰富的国际媒体的从业经验,他下了很大的苦工夫,研究1937年的扬子江畔发生在上海和南京的这两场战事,写就了《上海1937:一个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与《南京1937:血战危城》,堪称姊妹篇,但以三年前出版的《南京1937:血战危城》影响似乎更大,获得的评论也更多。这两部书的作者,有一个汉语名字:何铭生。

  《南京1937:血战危城》,写了淞沪会战之后,整体中国军队遭受重创之后的士气低迷,南京已经大势如斯无力回天的艰危处境,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虽然已经做好了撤出南京战略转移的重大判断,但在疲惫不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的情势之下,仍要拼死一战不能主动弃守,因为这关乎一个国家的体面、一个民族的尊严。书中提到了蒋介石征求何应钦、陈诚、白崇禧等人意见,还有李宗仁等人对唐生智的评价。此外,书中提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刘湘自巴蜀来到南京,接触了不少上层人物,但他说,唯有唐生智给他说了大实话,也就是说,唐生智当时就告诉他,南京守无可守,只能是全力后撤,避日寇之锋芒。

  但在此危难关头,陈诚、白崇禧等一流人物都没有主动请缨,勇于受命,而已经羸弱不堪处于赋闲边缘的唐生智担此重任,实在是勉为其难。是他不自量力,要出风头?谁不知道,南京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一世功名,就此被铭刻在历史账册与耻辱柱上,他焉能不知?是他还有企图?以此次临危领命求得蒋介石的重新信任?这是太不了解唐生智的历史了,这个湖南人不是没有野心,也曾经很是辉煌耀眼、叱咤风云,但中原大战之后,他与冯玉祥等人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实际上,唐生智也并没有切实负起责任,更何况他也许的确力不从心了。白崇禧陪同他视察战前阵地,他已经是气喘吁吁连吉普车都懒得下来了。“小诸葛”白崇禧大为惊讶: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心态作为,如何能够号令三军拼死一战?

  该书作者并不是一味地展示国军如何不堪一击腐败无能,他从这一年的11月11日开始写起,一直写到12月13日,既注意到了决策层的游移彷徨,更注意到了基层士兵、中下层指挥官的心理活动、所思所想。上海沦陷,并不意味着昆山、常熟、太仓、苏州、无锡、常州、江阴、镇江的传檄而定,一鼓荡平。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沿着杭嘉湖平原包抄而来,自嘉善、嘉兴、宜兴,再到广德、淳安,两路推进,直扑南京。日寇就是一鼓作气、步调一致、协同配合、天衣无缝吗?松井石根大将比蒋介石大9岁,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而日本的中下级军佐在中日的殊死较量中的巨大作用,实在是令人怅然思之,难以释怀。当时的日本所谓的鹰派与鸽派,彼此之间的博弈与交锋,也是相当得激烈而残酷呢。在这样的血战危城之时,作者还注意到了高度保密的外交上的斡旋与交锋,德国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这也是住在小粉桥的拉贝得以了解更多高层信息的原因所在。已经兵临城下,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自武汉赶到南京,然后又辗转奔走,前往东京,但此一时彼一时,日本的要价当然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作者还特别注意到了中国的首都已经危如累卵,而在欧洲的国际会议还是那样得慢条斯理,公文履行隔靴搔痒令人只能是无语凝噎。谁能相信,就在日本人的铁蹄即将踏入南京城之际,中国与日本居然还没有断交?中国的驻日大使许世英还仍旧在日本东京?这个许世英莫非是在蒋作宾之前任职?这样的外交,也只能是让人欲哭无泪无话可说了。

  何铭生特别注意到了中国空军在1937年的秋冬时节所发挥的作用,提到了南京的明故宫机场与大校机场,尤其提到了苏联空军在中国领空与日本人厮杀的种种细节。这样的历史事实,以前的许多出版物很少提及,或者是出于这样那样的考量,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基本事实。在一个国家陷入绝境的时候,在一个国家求告无门以绝对的力量悬殊与强敌抗争的时候,即使最为微薄的施以援手,也是雪中送炭,也不应该被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这也是为何在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重大时间节点,国家会以极高的礼遇嘉奖这些具有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的勇士们的道理所在。作者还以平实克制而生动有致的文字,展示了江阴之战、太湖之战、广德之战,更有逼近南京的光华门之战、雨花台与中华门之战,提到了饶广华将军的死,也提到了陈颐鼎将军对高层指挥的强烈不满,还提到了日军租用船只沿着江南河道畅通无阻的难堪画面。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本多多,但作者为了自己写作的完整性,还是以三个章节来叙述南京的沦陷、恐怖与劫后状况,但他大量的笔墨还是集中在前七章,集中展示南京保卫战的整体概貌,有血有肉,客观翔实,令人钦佩。

  精卫有志填东海,包胥无泪哭秦廷。83年前的国都沦陷,三十余万生命的戛然而止,怎样的国家公祭,才能告慰逝者,抚慰苍生?何铭生是记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也是一个外国的学者,他查阅证引了大量有关文献,每一个人物都有根有据,每一个事件都不是向壁虚构,而他所具备的宏观的国际视野,尤其对苏联、德国、日本情况的掌握,更有了居高临下知己知彼的把握能力。雷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