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6届中国远程心脏监护技术学术会议在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远程心脏监护技术的应用推广,来自国内远程心电监护信息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互联网、心电人工智能、云计算、医学大数据、可穿戴设备新技术在远程心脏监护中的应用等相关主题展开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型远程心脏监护实践模式与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
通讯员 唐晓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从Holter到可穿戴设备的进阶
互联网时代院外心电监测发展迅速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超声与功能检查科主任李萍参会并当选学会委员,会后李萍分享了参会心得,“从动态心电图(Holter)到可穿戴设备的进阶,院外心电监测将成为院内常规心电检查手段的一种有力补充,尤其是对于那些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更有帮助。”她表示,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自诉有心脏不舒服的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某一段时间内的心电活动,而心脏异常情况的发生,往往是阵发性的、一过性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脏发生异常状况时,即便他马上去医院做检查,那短短十几秒的静息心电图,也不一定能够抓到异常情况,所以就需要进行全程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以上的监测,去捕获心脏的异常状况。”
目前,临床上对于怀疑有心脏疾病的患者,通常会采用长程动态心电监测(如Holter,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情况,这也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有效的确定心脏病的方法之一。“Holter的监测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但一次Holter检查也无法保证能捕捉到心脏异常,因为最好的检查手段是在潜在心脏病自己显露时进行测试,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连续监测才能获得有效数据。因此,系统性、智能化将是未来对心血管疾病进行长期管理的方式。”李萍主任介绍到,“此外,传统的心电监测设备毕竟是一个具有电极和电线的装置,即使是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机器也是相对比较笨重的,对患者的日常活动会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的应用,为患者自我采集心电图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方案。”
通过大数据平台辅助诊断
可穿戴心电监测未来可期
近年来,个人智能心电监测设备研发加速,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种类繁多,包含了心电贴片、心电束带、智能手表、智能心电衣等,记录方式有单通道、3通道甚至12通道。使用时的理想流程为:用户自动上传监测数据至云端,基层医生进行用户交流产生电子病历,三级医院接受电子病历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就医建议,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辅助诊断。
举例来说,有监测需求的用户可以在家中进行较长时间的心电监测,居家实时监测采集到的信息将通过系统自动传输到医院的远程心电网络系统,一旦发现有心脏异常状况,医院后端数据监测人员将会及时通知患者来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这对于心脏疾病手术后需要监测的患者来说尤其适用。一位49岁的患者,在心脏介入手术后曾多次出现阵发性心悸,但都发生在凌晨,次日就医时通过心电图检查均未能确诊。使用长期院外心电监测后,居家监测到了“室性心动过速”,之后到医院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后病情平稳,并继续采用居家心电监测观察手术效果。“说明居家心电监测对于捕获到心脏的异常状况来说,是有优势的。”李萍主任强调。
可穿戴设备
还能发挥这些作用
除了更好的进行心脏疾病的长期管理,一些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的快速筛查功能,也极大提高了心电筛查的效率,在很多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优势。
院内筛查: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初筛、非心脏疾病的手术评估、健康体检筛查等。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已经配备“可穿戴心电自助快速筛查设备”,医生开具申请单后,用户可以通过自助式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采集并上传数据,几分钟后即可前往自助打印机打印报告,提高了院内心电筛查的效率。
院前急救:主要在120急救车上使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等紧急情况时,患者家属或120急救人员均可自助快速完成心电检查,并在患者来院的路上就将心电图资料第一时间传输到医院的远程心电网络系统,接诊医生看到后即可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做好抢救准备,患者来院后可以立即进行抢救,提高了急救效率。
居家监测:作为长期健康管理手段,居家采集心电图,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可穿戴医疗设备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前景广阔。未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接受到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在内的整体疾病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