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二呆的素菜

  □南京 梁平

  儿时,我的诨号叫二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10岁,家住朱状元巷。隔着丁家巷、止马营两条窄巷,便是老底子的南京清真安乐园菜馆。每逢礼拜天上午11时左右,必定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捧着一只蓝边碗儿,雷打不动地穿过人群熙攘的两条窄巷,直奔安乐园菜馆。这少年就是我,因为话不多,表情木然,被街坊四邻视为呆头巴脑的娃儿,加之家里排行老二,便叫二呆。

  父母双职工,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一个月中的两个礼拜天,外公照例会从长乐路来我们家走动。只要他来,母亲便会给我三毛钱,去安乐园菜馆炒一个素菜招待外公。对我来说,就等于过节了。其实这道素菜是最便宜的,也不过包菜、洋葱或芹菜而已,但油多,佐料齐全,香味直达心底,家里的煤炉再怎么用力也炒不出这样的味儿。每次去炒菜,女收银员撕下小票,便会冲着厨师喊一嗓子:“二呆的素菜!” 厨师们看我憨厚,给我炒的素菜分量自然也比别人要多。

  有一年秋天的一个雨天,我一手拿伞、一手捧碗,刚走出菜馆,手一滑,碗就掉到地上,四分五裂,刚炒好的素菜也洒了一地。我知道闯祸了,急得脸上雨水泪水交织,趴在地上用手捧啊、抓啊,急得哭出声来。菜馆的那位收银阿姨看见了,她跑过来,把我拉进店里说:“二呆,没事的,我让叔叔再给你炒一份,借你一只碗先拿回去。”食客纷纷侧目而视,以为我是她亲戚呢!

  好心的阿姨清扫了地上的碎碗,在食客诧异的目光中,重新捧上一碗素菜出了店。不同的碗,当然没瞒过外公的法眼。他悄悄向我问明情况,回家途中亲自去了菜馆,送还那只碗,付人家菜钱,拱手以谢!我那时年纪小,不明就里,长大后才明白,那只碗里其实承载着孝道、友善与诚信。

  那些年每次给外公炒的素菜,外公其实也只稍稍动一筷子,其余大部分夹在我和我哥碗里。对外公来说,三代人围在一起吃饭,看我们狼吞虎咽吃得香,他老人家就打心底里痛快!

  外公活到近90岁,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腿脚不便,不行远道。我长大成人后,家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有时便会特意炒一碗安乐园的素菜,外带一盘牛肉送到他的床边。迟暮之年的老人家牙口不行了,但他咀嚼着一口素菜,脸上瞬间便有了久违的微笑,“还是以前的味道啊!”他说。

  这些年,我常去安乐园菜馆吃素浇面,和下面条的季师傅成了熟人。我曾向他打听早年帮过我的那位阿姨,也问起当年的炒菜师傅。老季总是淡淡一笑说:“我们服务性行业,这种事多了去了!”

  ■点评:作者是南京日报名记,曾带过央视春晚的许多明星去安乐园吃饭,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古兰丹姆扮演者阿依夏木几乎每次来宁,都陪她在这儿吃饭。作者反而写了他自己刻骨铭心的儿时往事。也好,正是安乐园良好朴素的店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也才有他每次请北京明星在店里就餐的行为。打碎一只碗,留下一片情,儿时的记忆,朴素的乡情,实际勾勒了南京百年老店的服务宗旨,也是文化底蕴,让人深思,发人深省!

  ——作家、资深媒体人 吴晓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