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铁心
33岁的邵国栋是常州地铁一名车辆电气工程师,作为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的一员,他主要负责电客车系统调研、监造和调试工作。
对于乘客而言,1号线“红小梦”和2号线“蓝精灵”,只是普通的电客车,而对于邵国栋而言,这都是他付诸心血、全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监造的,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
地铁车辆从无到有,从调试到运营,邵国栋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说:“每一辆列车出行的背后,都有我们车辆‘维保天团’的全程守护,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常州地铁安全、舒适运营保驾护航。”
沈琳 张敏
全程监督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邵国栋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铁相关工作。2017年6月1日刚加入常州地铁不久的他就被委以重任,负责“红小梦”的监造工作。从2017年8月起,他就前往南京中车浦镇公司驻厂,全程监督车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常州地铁1号线首列车总长约120米,如果以1.5米/秒的速度行走,走完一列车的时间大概是1分20秒 。可是,在监造过程中,他巡查一列车的时间至少是40分钟,约为正常时间的30倍。
“作为甲方代表,在把控进度的前提下,我们对质量非常关注,不能让列车带着问题出厂,所以必须管控好现场生产质量,凡事想在前、盯到位。”在驻厂监造过程中,邵国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现场巡查、首件鉴定、监造例会等手段,做到项目进度实时把握,车辆制造质量全面管控。
关注每一个细节问题,提高舒适性
2017年8月8日,“红小梦”开始生产,2018年5月底,首列车抵达常州。300多天里,“红小梦”从无到有,从静态调试、出厂到抵达常州,邵国栋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为“红小梦”倾注了太多心血。
监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邵国栋回忆,在首列车出厂前,列车需要进行淋雨实验,他发现列车门叶之间有轻微漏雨情况。为了保证列车以最佳性能出厂,邵国栋所在的监造执行组立即组织三方,对门叶胶条、门机构、关门夹紧力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经过完善和优化,最终解决了问题。
建立车辆故障数据库,增加实用性
在圆满完成1号线车辆相关工作后,邵国栋紧接着又参与到2号线车辆监造及调试工作中。有了1号线的工作经验,在2号线车辆监造上,邵国栋更加游刃有余了。
与1号线列车“红小梦”相比,2号线列车“蓝精灵”有了一些改变。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蓝精灵”的座椅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了弧度,舒适性更强。
目前2号线正处于总体调试阶段,邵国栋每天出现在丁堰车辆段。白天,他要带领调试团队进行列车调试;晚上,则要将白天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
从车辆监造到上线调试,邵国栋全程跟踪,事无巨细,将汗水挥洒在1、2号线车辆段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工作繁忙,他与家人相隔两地,陪伴时间甚少。虽然心有愧疚,但是邵国栋表示,为了龙城百姓的出行,这些付出都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