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新归去来兮

  □南京 方失语

  亲戚对我说,她的父母决定从乡下搬回城里。

  老两口的两处住所我都很熟悉。城里的住所,在“一类地区”,是座老小区里的老房子。小巷里有古迹,成天人来人往,很热闹,热闹到有时让人烦的地步。十几年前,我上夜班,在老房子里借住过几个月,老两口怕我白天睡不好,对楼下的喧嚣颇为介意,还驱逐过一次高声叫唤的小贩。乡下的住所,在百家湖以南的小镇上,是老两口十几年前买的。还记得买好之后,他们兴奋地对我说,那地方很清净,可以养老,“有空记得去看我们,我们有空也给你们家送自己种的蔬菜。”给我的感觉,他们像是发现了一处桃花源,对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

  小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只有一条“主街”。街上摆了几张台球桌,此外,有家录像厅,社会青年们在此像消磨野草一样消磨时间。总之,这是一条乏善可陈尘埃不落的老街,我骑辆凤凰牌自行车只需三四分钟就可以把整条街巡视完。

  老两口搬过去没几年,小镇就一天天肿胀起来,繁华起来,那份清净也随之消失殆尽。别的不说,这处“农民小区”,其外,已无农田,其内,青草地眼见着越来越少,画着停车位的水泥地越来越多。

  不过,他们“逆回归”的本意并不全在于躲避喧嚣。用亲戚她爹的话说,就是和邻居没有话说,哪像在城里,和“那帮老家伙”有说不完的话。

  自从我看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后,我就深切地明白,“没有话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我表示非常理解。

  在是否回城的问题上,老两口之间是有争议的,而这并不能通过抓阄来解决。“要回你回,我留下来种种菜养养花”,亲戚的母亲撂下过这话。争议多年未休,如今倒是搁置争议共进退了。亲戚叹了口气,说,“没办法,年龄大了,我妈让着他唉。”

  “生活在别处”具有无法言表的乐趣,但人是无法同时在不同的空间生活的,所以,当城里久违的老屋灯光为老两口亮起来后,就一定另有一间屋子冷寂下去,即使它被租出去,住上了其他人。

  前年去大理和丽江,住了几天客栈,心就野了,一度还和家里那位询问过开客栈的事,一边寻找一边说着“过几年来此养老”的梦话。春节期间,丽江束河古镇上的告示栏上,有很多转让客栈的小广告,而家里那位的表弟几年间已在此换了好几处客栈做“经理人”。这些信号说明,有些事也只能在脑子里过过瘾,因为生意着实不好做。如果只想着浪漫,那就做不好生意。天马行空的想象容易,每天从钱包里拿钱过日子不容易。

  况且,我也担心人在他乡很容易陷入“没话说”的窘境。当然,这需要一场生活实验才能得出结论。问题在于,生活实验终究是需要不菲成本的,特别是金钱和岁月方面的。而倘如亲戚的父母那样,用十几年的时间去证明寻找乡愁的不成功,也许是件残酷的事。我信很多人在“别处”找到了乡愁,找到了最写意的活法,但是我也信很多人是失意的,甚至无处话凄凉。

  写到这里,在一位海口黄花梨商人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张照片,皖南的青砖黛瓦中,秋柿红了,炊烟白了。这位一贯给我要价过高印象的“市侩人”,在转载时加了一句戳泪点的话:看到这张照片,突然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母亲让儿天冷别忘加衣的嘱咐。

  所谓“断肠人在天涯”,这也是一种吧。人生最为动荡的迁徙,其实在心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