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邹世奇
听过一句话:马路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我悄悄地想,马路等级森严的程度,微信朋友圈可以与之媲美。
朋友圈是现实生活的镜像。人情世故在这里以无比集中和真实的方式呈现着。
有的人,惜赞如金,你永远只会在领导或者身份类似于领导的人那里看到ta的身影。有的人,点赞如阳光普照,每个共同好友处都有ta孜孜不倦的点赞身影。对于后一类人,人们冠之以“点赞狗”的雅称。不过在我看来,点赞狗是朋友圈中的中央空调,对于保持圈中的温暖、和谐与繁荣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们,一些人的朋友圈要更寂寥肃杀了。我爱点赞狗,很多时候也乐于做一只点赞狗。因为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我乐于见到的人。
是的,随着微信好友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对于那些我觉得他们分享的内容没营养、不好玩的,比如做微商、代购的,特别爱秀晒炫的,频繁发送自己公司或者行业信息的,以及观点逻辑匪夷所思的,拉黑太伤人,我会设置“不看他”。至于谁拉黑或者删除了我,我也完全不在意。时不时会收到圈友发来的“清粉”消息,那种软件,我是永远不会用的。总之,长此以往我能在朋友圈看到的,是一个被我过滤过、折叠过的世界。我想一定不只我一个人这么做,只不过,大家折叠的标准也许不同,有人以三观和喜好,有人以亲疏或咖位。
如果你是一个写文章的人,有一群也写文章的圈友,那你朋友圈的生态会更复杂微妙。比如公认的,对别人文章礼赞的最高形式是(加按语)转发;你会发现你经常转发ta文章的人和经常转发你文章的人基本不是同一拨人。
转发了别人的文章,大多数作者会在你的转发下点赞或留言致谢,少数不会。致谢或不致谢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时圈里十多个朋友一起刷屏式转发了某人的某篇文章,作者一一致谢却唯独漏了你。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发生一次两次也许是该作者看得不仔细,可是如果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如此的话,真相很可能就是:你被人家折叠了。你殷勤转发人家的文章,人家根本看不见,也不稀罕。
最高的轻蔑是无视。你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听过一个掌故,某作家出新书了,在扉页上工楷题上“寄某君存正”,欣欣然寄给某君。不久后,作家在废品收购站再见这本书,自己亲题的字墨痕历历。作家买回了这本书,想了想,在原来那行字旁题上“再寄某君存正”,第二次寄给这位朋友。
佩服这作家的豁达与幽默。不管他们会不会承认,我相信很多作家人生中都有这样的至暗时刻——我经常买旧书,买回的旧书上,时不时会有作者的亲笔:“赠某某雅正”,有的还落了印。恭谨题赠的著作被人家卖了破烂,这折叠难道不比朋友圈的折叠更狠?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成年人早就不会这么蠢萌了。所以一旦不幸地发现被人折叠了,你可以安慰自己,在那个你看不见的、被你折叠了的世界里,或许也有人在转发你的文章呢。就像暗恋一样。这样想,你就平衡了。毕竟,除非你是金字塔最顶端那个尖尖上的人,否则不会每个人都觉得你重要。而即使你成了那个塔尖尖,也不会每个人都觉得你的文章好。这一点对几乎所有人都适用,这世界的公平体现在这里。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折叠人家,有时给人家折叠。想通了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