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等待呼吸》:中国留学生在莫斯科的爱情与岁月
  《等待呼吸》
  钟求是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6月

  快报讯(记者 陈曦)著名作家钟求是长篇小说《等待呼吸》研讨会近日在杭州举办。这是钟求是的最新长篇小说,讲述了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遥远的莫斯科相知相识,共同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在莫斯科的世事变迁之中,夏小松意外受伤终至离世,而杜怡回到中国,在生活的漩涡里经历种种坎坷。经历一些无处安放的岁月之后,杜怡终于有了新的平静生活,有了新的伴侣。然而,她的内心一直追寻着多年之前的他,追寻着穿过青春岁月的那一束亮光。

  钟求是表示,《等待呼吸》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青春的激情、异国的情调和特别时期的惊心背景,让这场爱情既伤感又绚烂。这更是一部记录命运的小说,3个年轻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交手,既充满了人性的纠缠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着“理想”一词的悲情和光芒。

  “希望这本书能遇到那些在生活中愿意思考的人。思考不仅属于脸上粘着风尘的年长者,也属于刚刚进入生活的年轻人。当然,我也必须把这本书交给时间,时间是文学作品的最佳鉴定家。”钟求是说。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在研讨会上,《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评价《等待呼吸》是近年来难得的长篇佳构。她坦言,“读小说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看到了我的同龄人,同时看到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本质,包括整代人的心灵轨迹”。

  “尤其是杜怡这个女性形象,尤其她以不灭的爱情与理想去抗争现实,在经历内心的伤痛后仍保有情怀与理想,用女性独立的灵魂唱出了自己向上向善的心灵之歌。杜怡这个形象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始终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里,要怎样救自己。独立自主的杜怡以她深刻而富有当代性的女性形象,为当代文学增添了一个新型的人物形象。”张燕玲说。

  文学评论家程德培表示:“钟求是特别强调了情爱时身体与精神的区分。不过身体与精神能分得那么明白吗?爱情比想象的要复杂,身体和精神的爱有时是分不清楚的。但钟求是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说家,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努力地想证明这一点。”

  苏州大学教授王尧认为,九十年代以来,似乎还没有作家像钟求是那样,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我们这一代人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从我的阅读感受看,这不是钟求是的一时冲动,他在内心承载的历史一直在折磨他,召唤他。小说中两条线索的交织,显示了钟求是对宏大历史和个人命运以及相互关系的独特理解。这是钟求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王尧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则从作家所处时代和文学关系的角度阐发了对《等待呼吸》的理解。何平说:“他写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杜怡与夏小松在莫斯科的故事,在那里他们既是边缘人又是异乡人,因此写的也是革命时代异乡人的故事。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个作家在解决他必须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时的写作难度和策略,为当下类似的写作提供了有意义可借鉴的案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