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尘封的老对联

  □南京 易荷生

  一位老校友远道来宁,受邀于清真安乐园菜馆(“拓园”店)小聚。让我作陪,我欣然前往,不经意发现店门口的一幅对联:“天安地安人安岁岁平安,你乐我乐他乐家家欢乐”。这幅对联出自何人之手?求助度娘,虽然查不出结果,由于对联朗朗上口,也就烂熟于心。随着一道道清真名点名菜悉数上桌,好友相逢,觥筹交错,一个个大快朵颐,情绪飞扬。

  安乐园经过100多年的风雨沧桑,积淀了成百道名菜,这些佳肴美食已经脍炙人口,吸引了金陵城无数的食客宾朋。安乐园菜馆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去处。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一位表兄在《雨花》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叫《“天”灾不是祸》的小说,引发了江苏文坛不小的反响,随即又被《新华文摘》转载。表兄是一所中学的教师,业余写作,成绩颇佳。每当有小说发表,总要拿出稿费请大家吃酒,分享他的快乐。我们跟随表兄,吃过江苏酒家的香酥鸭、炖生敲和炖菜核;四川酒家的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这篇《“天”灾不是祸》由我提供的核心素材,本打算请我们去曲园酒家品尝湘菜豆瓣鱼,我提议去安乐园菜馆,尝一尝那里的南京本帮菜。那天,表兄点了安乐园菜馆的十几道名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记住那些名菜的名字:闷钵牛肉圆、三鲜烩鱼肚、素烧鸭、干切牛肉、五香熏鱼……至今难忘。

  《“天”灾不是祸》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虽然房子失了火,亲人都好好的,窖藏的钱也没烧掉,他高兴地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天’灾算什么祸?不算祸!”改革开放让我们老百姓有了抵御天灾的能力,施展无限的创造力,过上平安欢乐的日子。这大概也是表兄同意在安乐园请我们吃酒的初衷。

  再次品尝安乐园菜馆的美食,已是数年之后。那几年,我孤身一人在深圳南头打工,借住在一户渔民家里,俗话说,吃在广东,可我天天吃公司食堂,哪能天天去吃当地的美食佳肴。吃厌了炒河粉炒米粉,时常怀念安乐园的牛肉汤包、菊叶烧麦……有缘千里来相会,我在南头巧遇了南京老乡陈总,他是南京某机床厂的派出代表,来深圳与香港老板创办合资公司。我们朝夕相处,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闲暇时间,聊的最多的是美食,一说到安乐园的豆沙包、鸭肫烧麦、五仁馒头,立马眉飞色舞。当年,他和家人常去评事街、升州路、莫愁路上的老店用餐,对安乐园不要太熟悉。年近春节的时候,他发给我一张大红的婚宴请柬,邀请我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婚礼宴席就设在清真安乐园菜馆。陈总世代居住南京,他家的红白喜事都是在安乐园举办。我参加过N场婚礼,唯独安乐园菜馆的陈家婚宴不同凡响,地道的清真大餐,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八碟八碗,冷盘热炒,安乐园菜点的醇香味浓,甜咸分明,酥烂香脆,色深油重;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而不膻,嫩而有味。清真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安乐园的大餐,不单单是酬谢参加婚礼宾客,也是一次视觉和味觉的盛宴。食材不采用凶禽猛兽,蕴含着安乐和平和:每天路过安乐园菜馆,发现外卖的小吃窗口往往排着长队,豆沙包子、五仁馒头……这些小吃也寓意着平安快乐的日子,离我们很近很近!

  ■点评:作者岁数不小,一副老对联推荐给安乐园老总时,老总自己居然也记不清了。但这幅对联有故事,文字里藏着安乐园的祝福,藏着百年老店的办店宗旨。一个文章发表的作者为何要到这家老店聚餐?参加过N次婚礼的作者为何觉得该店的菜肴不同凡响?全文散而不乱,集中表现了安乐两字,也是和谐社会的准确写照。

  ——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叶兆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