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
“差不多”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对待生活,顺其自然,恬淡平和,随遇而安,这样可保持健康的心态。但如果把“差不多”的心态从生活移植到工作中,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这不仅于己无利,而且对工作有害。
在企业家的词典里,没有“差不多”这三个字。一个工人对待工作的“差不多”,很有可能带来一件次品,个人被惩罚事小,企业还会因此蒙受品牌受损、交货延期、失信违约等有形无形的损失。在机关单位,同样不能用“差不多”的心态应付工作。
环顾四周,在比学赶超的热潮中,也有极少数人心态“极好”,凡事都用“差不多”来搪塞。你说争先进位,他说步子不大年年迈,纵向比有进步,差不多了;你要求补齐民生短板,他也到基层了,但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只知大概、不知具体,总说差不多了;你要求项目落地,他也做工作了,但总有一两个小问题解决不了,使企业难以开工,他还说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诸如此类,难以一一列举。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创造了很多辉煌,“八龙齐舞”的规模经济现象曾轰动全国,靠的就是不服输的勇气和对工作严谨的态度。时至今日,一些标兵越来越远,一些追兵后来居上,原因固然很多,但工作态度显然也需要反思。看看现实中,有没有人津津乐道于“祖上曾经富过”,对破僵局开新局兴趣不浓,满足现有状态“差不多”?有没有人陶醉于既有的经验,对扑面而来的新挑战、新机遇研究不多,一切按部就班,凡事循规蹈矩,对日渐拉大的差距视而不见,用“差不多”自我安慰?有没有人关起门来称老大,不学上情,不问下情,不顾外情,自我感觉良好,每当有人指出工作不足,就振振有词“差不多”?
这些也许是极个别现象,但其危害不可小觑。一个“差不多”可能微不足道,十个“差不多”加起来就会“差很多”,有时会像零点几的小数做乘法差得更多。在比学赶超的“擂台赛”“对标赛”中,首要的是心态的调整、状态的转换。克服“差不多”的心态,拿出不服输的状态,拼出夺高分的姿态,是慎终如始的要求。扬州 金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