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有种“危险心动”叫房颤
极易导致中风,专家教你自测风险值

  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这样的感受除了“心动”,还可能是房颤。今年的6月6日是第八个“中国房颤日”,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现代快报邀请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大家自测房颤风险。他强调,房颤所致中风有高致残性、高死亡率和高复发性的特点,后果十分严重,大家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疗。

  

  通讯员 王倩 王乐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梅书华

  房颤患者超千万,并发症脑卒中最危险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它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的心房会有规律的传导激动,而房颤时心房电活动无规律,右心房和左心房颤动,无法正常收缩,使得心房和心室不能协调工作,心功能受到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在心跳规律时,心率在60-100次/分;而房颤发作时,心率可达300-600次/分。房颤发作时,最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的心慌不适,也可以表现为气短、胸痛,心跳过快时患者可能晕厥。严重时,还会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症状。但是约1/3的患者在房颤发作时无明显症状,因此,房颤往往容易因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我国房颤总人数达1000万以上,房颤患病率为0.77%。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最容易“击倒”房颤患者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它也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中风。房颤患者每年脑中风发生率比无房颤者增加了近5倍,且房颤所致中风有高致残性、高死亡率和高复发性的特点,后果十分严重。另外,房颤还会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房颤可治疗,服药或进行微创手术

  房颤的危害很大,早期治疗很关键。房颤的治疗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抗凝治疗,一种为介入手术治疗。抗凝治疗可使卒中风险降低60%-70%。国际上公认的CHA2DS2-VASc积分可以用来指导患者抗凝治疗。

  马根山介绍,大家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自己做一个房颤的风险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女性分别为1分,年龄大于等于75岁、卒中/TIA/血栓栓塞分别为2分。如果积分大于等于2分,卒中的风险高,需要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他提醒,男性患者评分大于2分、女性患者评分大于3分,建议服用抗凝药。

  介入手术治疗往往分为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前一种方法是通过微创技术,在大腿根部的静脉进行穿刺,将圆珠笔芯般大小的导管送到房颤的病灶处进行射频消融,摧毁房颤的促发和维持机制,这是临床已成熟开展的房颤根治手术。但对于栓塞风险高的患者,术后仍需长期抗凝治疗。

  有研究表明,非瓣膜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在房颤患者大腿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精确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形封堵器,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封堵术后,房颤患者将告别长期服用抗凝药的烦恼,同时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生活更自在。

  如果房颤患者有抗凝治疗出血的高风险,或者发生过不易管控的严重出血,或者不能、不愿、不适合坚持长期规范抗凝治疗,可以选择接受微创介入左心耳封堵术来降低房颤卒中的风险。

  预防房颤,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房颤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引起房颤的因素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心肌病、肥胖、年龄、烟酒等。有明确病因的患者,需控制住上述疾病,减轻心房负担,避免诱发因素。对于没有上述因素的患者,保持心情愉悦,中等强度的健康运动,有助于预防房颤,减少房颤的复发。

  马根山提醒,房颤卒中虽然可怕,及时有效干预非常重要。一旦出现突然心跳加速、胸闷气喘、心慌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警惕生活中的小细节,如果发现自己打呼严重、体重超标、血压过高等,也应定期体检;重视房颤,预防卒中,确保房颤早发现,早治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