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增速具体目标的好处在于,消除不切实际的数字考量,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举措更加务实理性,纾解压力,凝聚人心。
每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明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今年变了。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对全年经济增速不设具体目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但这样的变化,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为何不提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呢?总理在大会上这样解释: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对此非常容易理解。不强调具体的经济增速目标,是基于目前的国际国内大环境所作出的科学、务实、稳妥决策。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致使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增。这是前所未有之变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抗击疫情表现出令人难以忘怀的担当,但发展也受到明显冲击,一季度,我国经济出现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这样一来,下半年势必压力更大,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处于动态中,需要更为理性务实地分析经济形势,作出应对。
总理也说了,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分析这段讲话,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稳中求进的内涵。为了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定,代价是值得的。无疑,越是特殊时期,越是要理性分析形势,稳妥决策。
稳中求进,是中央的英明决策。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此观之,政府工作报告的前述变化,实非偶然。
总之,不提增速具体目标的好处在于,消除不切实际的数字考量,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举措更加务实理性,纾解压力,凝聚人心。但是,不提具体目标,不等于没有目标。越是经济增长不易,越是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我们仍要把经济工作抓好,争取取得相对理想的“增速”。毫无疑问,要实现“六保”“六稳”的既定目标,就必须依靠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这应该化为举国上下继续奋斗的动力和信心源。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