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都是寻常时日
  《韩素音的月亮》
  [日]茅野裕城子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2月

  一座陌生的城市,一个茫茫的雪夜,一对陌生的男女,萍水相逢,紧紧相拥,他们短暂地经过彼此,为对方带来片刻的温暖,然后,各自分手,各奔前程,或者去往另一座城市,或者去往另一个国度,去经历另一番人生……虽然素昧平生,却是机缘巧合,在爱的世界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很容易错过的间隙,让那些在世间漂泊的陌生男女们梦幻般地偶遇,从而演绎出一段奇异的恋情——这样的情境时时刻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城市里上演着,而日本女作家茅野裕城子的中篇小说集《韩素音的月亮》,描述的正是这样在不同国度、不同城市里频频上演着的奇异恋情。

  这其实是一部写于二十几年前的小说集了。与书名同题的小说《韩素音的月亮》,讲述的是一个日本女文青偶然闯入中国,语言不通,生活习俗完全不同,她与一个中国导演偶然相遇,只能用笔谈交流,却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异国情缘。那是20世纪90年代,彼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吐故纳新,新旧交替,既保留着农耕社会的些许样貌,却又流露出工业社会的某种气息。女主人公对她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与困惑,她难以理解,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的私生活如何能在一个单位里完结;她无法想象,“虽然和重视最漂亮最时新最香甜的我们处于相同的时间里”,然而,这里的人们却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工作着、生活着。因为语言不通,女主人公与中国导演之间的交流充满了猜测、揣摩和误读,却也因此让她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产生了某种特殊的效果。在这座除了一个语言不通的男人之外并没有一个熟人的城市里住着,女主人公虽然时常有陌生感和孤独感,但也惟其陌生,反而觉得新鲜,她以拼贴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印象,毋宁说也留下了那个稍纵即逝的时代印记。

  与《韩素音的月亮》相比,《淡交》的情节要相对简单一些。一个在美国长大的日裔女孩,暗恋上一位在日本长大的华裔青年,华裔青年拒绝与日裔女孩成为恋人关系,二人若即若离,如同他们暧昧的身份,都是身在故乡的异乡人。日裔女孩最后的愿望,只是祈求华裔青年坐到她的桌边一起喝个茶,她怅然地说道:“我所居住的世界,是飞机场里拥挤的咖啡厅,别人都拿着确定了目的地的登机牌,在这里匆匆度过短暂的时光,唯独我没有票。”“淡交”云云,说穿了其实就是一种因缺少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吧。同样是讲述东方女性的故事,《蝙蝠》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一位是华裔,一位是韩裔,一位来自哥伦比亚,一位来自巴西。她们居住在号称“人种的熔炉”的纽约,在人海茫茫中彼此抱团取暖——在巨大的城市里徘徊,她们两个人都在努力追寻自己喜欢的生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她们最终还是发现,即便在你确信是一片乐土的地方,也无非是另一些人在过着平常的日子,而你所能追寻到的,也不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活着的人而已,在哪里生活,根本上并无区别。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人类的活动范围却越来越大,当他们走出生养自己的土地,走向世界各地时,他们的故乡日渐模糊,他们的身份日渐模糊,就连被人们称之为血脉和传统的东西,似乎也不再存在。茅野裕城子的小说即准确地把握住那些漂泊者复杂与微妙的内心世界,她以一种熨帖的文字,描述出他们身处异域的无所归依的感情,描述出他们的身份迷惑与焦虑,以及他们之间无法沟通的孤立与无助。茅野裕城子的小说始终流露着一种飘忽不定的情绪,她的小说主人公既是生活的体验者,又是生活的观察者——他们与生活保持着一段距离,虽然身临其境,却又冷眼旁观,毕竟,当一腔激情化作平淡,生活的好与坏,内心的自由度,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情。王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