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寻找学校德育的精神原乡
  《叙事德育模式:理念及操作》
  李西顺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9年9月

  在其笃厚的理论品质背后,这股扑面而至的质朴清风缘何而来?

  翻开李西顺教授的新著《叙事德育模式:理念及操作》,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至。不像以往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尤其是学术专著所带来的某种疏离感。我们不禁好奇:李西顺教授的这部超过四十万字的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在其笃厚的理论品质背后,这股扑面而至的质朴清风缘何而来?

  细细品读,反复体悟之后,本书独特深邃却温暖质朴的学术质地逐渐彰显开来。我们发现,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借助心灵叙事的本体论力量,润物无声地带领我们走进了学校德育的精神原乡!

  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具体的德育实践问题。本书从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德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即德育实效低下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带有精神超越性的:不仅通过叙事德育模式的建构为该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且指向问题背后对师生的存在方式的关切及人生意义的探寻。这彰显了本书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为高远的境界追求!

  境界自成天地,善其道且引其行。全书反复强调教师幸福与学生幸福之间对称性的伦理结构,这为理解学校德育实效提供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框架。德育实效不能仅仅指向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道德行为的外显发生,更应该指向其心灵深处的价值美善建构。而且,德育实效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共生式的道德成长,叙事德育模式关切的是不同个体深层次生命意义的呢喃诉说,关切的是不同的叙事个体所体验到的最为真实的伦理境遇。行为的有效性是外在的,通过叙事模式所实现的心灵浸润、价值优化与德性提升才是根本所在。

  因此,也可以说,叙事既是一种支撑学校德育模式之具体操作方法的技术支架,更是一湾清澈碧绿、浸人心脾、引人入胜的价值港湾。叙事承载着的是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寻以及对道德美善的温柔向往,叙事乃是学校德育之美善价值的栖居之所,叙事承载着学校德育模式追求教育幸福之精神原乡!

  这一精神原乡为全书勾勒出清晰明朗的价值主线,将全书九大章共四十余万字有条不紊地契合起来,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文笔酣畅,不仅理论深邃,而且质朴清新。借助于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对学术和生活的更深切体悟,作者基于道德情感主义的理论视域为叙事德育模式奠定了情感本位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取向。

  叙事关怀是呵护这一精神原乡的重要机制之一。作者特别强调情感依恋在叙事德育模式中的联结机制,这是一种“双重联结”或“双重黏合”机制:第一层黏合是通过故事本身天然具备着的知情意行的黏合力而实现的,第二层则是通过爱的教育的整体的伦理温度来实现的,对第一层黏合力量进行巩固和再次黏合。这样的双重黏合机制将叙事、幸福、美德、关怀四者自然融合在一起,促使德育叙事过程在润物无声之中实现真实温暖、撼动心灵的育人力量。

  开卷之初,没有料到,如此专业的大部头的学术专著,能够融笃实质朴的理论厚重于清新活泼的叙事技术之中,继而不忘超越技术壁垒而吁求学校道德教育之美善境界,并以叙事模式来承载学校德育最幸福灵动之精神原乡。掩卷细品,回味悠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此,甚好! 杨小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