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旅行,可怕的快乐
  《旅行》
  [法]保罗·莫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0月

  有益的旅行就是,漫无目的地来回。这个……我们绝大部分现代人做不到

  倘若已故法兰西学院院士保罗·莫朗活到今天,看到现代人任性地使用,海陆空多种交通工具,频繁地周游世界,老头儿一定得被气坏了。因为,他多年前写过一本随笔集《旅行》,书的主旨是:反对旅行。

  莫朗成长于艺术世家。父亲曾是法国国立装饰高等学院院长。家里经常出入的文化界人士有:诗人拉美、雕塑家罗丹和文豪普鲁斯特。1921年,莫朗出版第一本小说集,邀请普鲁斯特为其作序。他于私立政治学院毕业后,取得了外交官资格。1943年,出任法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后来又转任驻瑞士大使。1968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顺便提一句,莫朗的太太是位罗马尼亚公主,家境极为富有。

  如此身家的人,从大到小,肯定不缺旅行。可莫朗为啥就对旅行这件事这么有意见呢?法国作家让-吕克·柯亚达廉在本书序言中的话发人深省。他说,莫朗在1927年至1939年的外交生涯的“假期”中,发出感叹:任何一次旅行都不如人们幻想中美好……那真是一种可怕的快乐。

  莫朗先生的槽点,到底在哪儿?读读这本书吧,说不定你会赞同,当然也允许反驳。

  本书首篇写的是“旅行的唯一目的”。在莫朗眼里,旅行的唯一目的可不像“世界那大,我想去看看”那么简单。而是,为了逃离!他认为,“现代的旅行是个人防御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反社会的举动。”你瞧,这么美好的事情,站在这个制高点上看,还真有点不合理了。

  而且,莫朗说,社交旅游,也就是我们参加旅行团的集团旅游,更是不可理喻。人们摆脱了草地上、森林里露营的习惯,住进了青年旅社。这样的盈利机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比辛辛苦苦地种地可有赚头多了。性格刚直的院士振聋发聩地问道:“懒惰为啥反而比勤劳工作赚得更多?”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讨论下去,莫朗院士反对的,恐怕不仅仅是旅行了。

  有读者可能要问,我们抛开现代工业化文不谈,先贤们不旅行吗?莫朗说,“从前,旅行就是闲逛。而今天,难得的时间非常昂贵,我们必须用心节省,像安排其他事情一样去筹划散步。”的确,我们没办法再像先贤们一样去旅行了。就这样,莫朗还不依不饶地说,“从前旅行就是从一点迁移到另一个点。战争本身便是国家性质的旅行。”莫朗院士,您又把天儿给聊死了。

  即使我们一意孤行地出发了,也逃不过莫朗的碎碎念。他先看不上旅行箱,还拿靠做旅行箱起家的路易威登举例子。他说,旅行箱又是锁头又是轱辘,哪个坏了都够你受的。一旦坏了,不管多贵的旅行箱,还不如装土豆的麻袋好用!嗯,院士大人,您说得对。

  然后,莫朗又开始吐槽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过去坐马车旅行,累死人了。好不容易到城门底下了,宵禁!你就得在马车上呆一宿。大文豪雨果就碰上过,直骂街。莫朗还说,有了火车也好不到哪去。东方快车好吧?车里乱哄哄的,载的不是间谍,就是小偷。一点也不适合旅行者。在莫朗眼里,开车旅行更不可取。一个人好好地旅行,怎么能天天为一个钢铁怪物操心呢?

  可在莫朗心里,真的没有“有益的旅行”吗?必须有!莫朗说,有益的旅行就是,漫无目的地来回。这个……我们绝大部分现代人做不到。在本书结尾,莫朗说,“真正的旅行者,像狼一样,死在自己的皮毛里。”这话太深了,容我们现代人去消化理解一会儿。

  夏丽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