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冬林借花,说出了自己对人生独特的观看之道
《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是许冬林的新书。想想这书名,都觉得既美好又有气魄。身居现代都市的人,敢这么想的,的确不多。何况,她竟真的这么做了!
在我眼里,许冬林纵然不撰文,也足以成为草木在人间的代言人。不过,既然她写了,翻开书,就似能真的闻到纸上草木向外散发的芬芳。她的文字把纸染上了香。
深爱草木的人,读此书,一定能过足瘾,仿佛只消一趟,就游够了心爱的植物园。
全书分为四辑。虽然都是写草木,但在各辑中,它们呈现的姿态绝不相同。草木似人,有时妩媚,有时庄重。人似草木,人生路宛如四季,有时枯萎,有时昌荣。
我认为,第一辑“守候在绿窗前的花影”,就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草木的气质。或者说,告诉我们如何欣赏草木的品格。自然是万物的家,只有我们彼此欣赏,互相关爱,人类才能久长,自然才能蓬勃发展。且不说,冬林对芭蕉、海棠、桃花、昙花、杏花、桐花、菊花的脾气如数家珍,甚至连对柳、竹、芦苇、菖蒲的个性也见解独到。若不是长久地细致观察,怎能做到此刻的相悦相知呢?
不过,我最喜欢冬林文字里的不拘一格。所谓的不拘一格,是指冬林笔下的草木,简直别有一番春色。就拿昙花举例吧,我们通常认为昙花一现。即便万般美丽,也是稍纵即逝,难免一声哀叹。可许冬林不这么想,她说,“在生命里每一朵昙花开放时,要怀着虔诚的心陪着,陪着刹那,陪着永远。”倘若刹那即永远,那我们该为昙花盛放而击掌才对。如果我们的人生里也有昙花一现的时刻,也不必苦苦挽留,珍惜才对。就像新裤子乐队在《生命因你而火热》中唱的:那些昙花一现的灿烂,是爆炸的烟火。
其实,我一直以为植物开花是天职,不开花怎么结果,哪来的种子?但经许冬林一写,我茅塞顿开。她说,“植物生长开花,是一件充满忠诚和梦想之事。”想起最近上映电影《骡子》里面的主角,由老伊斯特伍德饰演,就是一个不惜负债累累,一心一意研究花卉繁殖的农场主。原来,草木开花与人类梦想,是相辅相成的。难得陶渊明有诗云,“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不在乎夜里的露水打湿我的衣服啊,但愿草木茂盛,不要毁了我的田园梦就行。想到陶渊明只有这么个小小梦想,我们读了,还真有一点点心疼。
草木入诗,自古有之。书中第二辑为“生长在古诗里的草木”。这一辑里,许冬林与其说在讲草木,不如说她在解诗歌。由梧桐,说到南唐后李煜的丧国;由梧桐,说到唐代诗人的国破家愁;最后说,如果没有战争啊,南唐该是一个多么好的国。是啊,这位“千古词帝”只能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来挽尊了。许冬林看懂了梧桐的好。
第三辑“摇曳在风俗里的香草”和第四辑“轮回在味觉里的植物”里所写的植物,就亲民多了。我觉得,第三辑主要是写香,姜花清雅的香、梅花微凉的香和凤仙寂寞的香。许多植物的花都是能吃的。在第四辑里,读到“一素到底南瓜头”时,我笑了。去年在海南吃的那道“南瓜花炖肉”,香味犹在嘴边。因此,这个“一素到底”,我好像不太同意哦。
种花、颂花、闻花、吃花,在许冬林的这本书里,花是一个地道的载体。许冬林借花,说出了自己对人生独特的观看之道。有她在前引路赏花,读者的思绪便也清明了不少。希望她多写,我们多读,用文学构建一个芬芳的世界。
肖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