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朝,特别容易出网红,尤其是流量网红帝,比如乾隆。按说,身为皇帝,是一份严肃认真的职业,就跟CPU一样,必须时刻保持着高速运算能力,丝毫马虎不得。这种职业属性看上去和网红没什么关系,可乾隆偏偏就成了网络大IP。
乾隆到底为什么这样红?美国汉学家、乔治梅森大学张勉治所著的《马背上的朝廷》,围绕乾隆南巡这件事,耙梳史料,勉力考证,意在阐释帝国核心与江南之间既充满张力又持续博弈的关系。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无意中还解释了乾隆自带流量的缘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白雁/文 顾炜/摄
下江南,乾隆的网红事件
如果按照大仲马的逻辑,历史是他挂小说的钉子,那么清朝就是一堵钉满了钉子的墙,让人不往上挂点什么都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皇帝们,尤其是乾隆帝,时不时地会被提上热搜话题榜单。比如这家那家随便哪家饭店,尤其是主打美味在民间那种风格的,都会提到这位喜欢美味又总是半道上肚子饿的皇帝;又或者这张那张随便哪张名人字画,尤其是宫里流传有序的,也会提到这位爱评论爱题字各种迷弟表现的皇帝;还有这首那首随便哪首诗,这剧那剧随便哪部剧……都能和弘历扯上非一般的关系。带动民间消费指数哪家强,弘历每每排在前三强。
弘历能有这般成绩,关键是他与著名的网红事件——六下江南有着深刻联系。对一般远离紫禁城的百姓来说,皇帝是神话般的存在,下了江南的皇帝则是主动突破次元墙的真实存在。
一般人们会反复谈论皇帝下江南这件事情的排场、耗费、人事、艳史等不一而足,不过真正把下江南这件事情的主要意图分析明白的书籍却并不是很多。身为异族的帝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仅仅是因为排场或者游玩来做这样一件兴师动众的事情——其中之深意被掩盖在浮华流云之间,让围观群众心中产生很多疑问。
在浮夸的表面下,钉子墙才是永恒的存在。作为历史学家,在这面钉子墙上找到隐秘的线索串起过去与未来,才是价值所在。张勉治所著《马背上的朝廷》,从皇帝南巡这件事情入手,把帝国核心与江南文化圈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多层且持续的博弈关系慢慢展开,趣味和惊喜持续呈现。而普通读者关心的排场、耗费、人事、艳史,也在这本书里有准确的答案。
果真是陪老母亲来玩的吗
清宫剧拥趸最熟悉的一个场景,是乾隆南巡期间,早晚都要给皇太后请安。太后若是心情好,一切都好办,太后若是心情不好,那普天之下就要战战兢兢了。这倒并不是胡乱演绎。乾隆确实是个大孝子。从1751年到1784年,乾隆先后六次南巡。第一次南巡,乾隆特意把日子选在了老母亲六十大寿这年,高高兴兴带着她上路了。
为什么带着老母亲,官方说法是,乾隆志在效仿康熙皇帝。《南巡盛典》记载乾隆的肺腑之言:“尝敬读圣祖实录,备载前后南巡恭侍皇太后銮舆,群黎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交颂天家孝德,心甚慕焉。”康熙是乾隆的偶像,康熙这么做,于是乾隆也跟着学了。一举两得的是,也讨得了老母亲的欢心。“朕巡幸所至,悉奉圣母皇太后游赏。江南名胜甲于天下,诚亲掖安舆,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良足以娱畅慈怀。”文绉绉的两句话,可以通
俗直白地总结为——我爱江南,下江南使我妈快乐!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张勉治指出,乾隆其实是有意将皇太后塑造成皇家游览者的形象,目的是为了缓和巡幸所产生的基本紧张关系。在各省官员来看,皇帝巡幸自然是为了处理重要行政事务,比如视察河工和地方驻军,另外也应该见见山川草木。说白了,其实就是来玩玩逛逛。处理行政事务自然是对的,来玩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乾隆一直用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勤勉、鄙视汉族精英颓废习惯的统治者的公众形象,所以哪怕是巡幸动机中最轻微寻求享乐的暗示,都会破坏他着力塑造的形象。可是,如果皇帝完全无视江南汉人精英引以为傲的江南美景,这又会触动汉族精英的文化敏感和自尊。怎么办?这就需要孝顺的儿子带着老母亲来游玩散散心,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事情仍旧没那么简单。在张勉治看来,在出巡途中,皇太后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位皇家游览者,也不仅仅是皇帝尽孝的对象。同样重要的是,她是民族-王朝种种规则的坚定实施之人。在辽、金、蒙元的北方政治传统里,给长辈女性请安,是征询年长女性政治意见的延伸。
两位“夏雨荷”,一位在扬州,一位在苏州
在大量的民间传说里,皇帝处处留情,绯闻缠身。他经过江南各地的时候,常常在行宫或是御舟上召妓,寻欢作乐,夜不归寝。这些里面,最广为流传的,是一个有关银妃的故事。银妃是山东青州人,小名叫珠儿,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将她交给同乡黄姓望族抚养。珠儿长大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美女。乾隆南巡到青州时,听到了她的名声。乾隆回到京师后,立刻将珠儿召进宫,对她千般宠爱,但后来珠儿渐渐失宠,令妃和香妃都盖过了她的风头。
在这个虚实掺杂的故事里,令妃确有其人,是嘉庆皇帝颙琰的生母,银妃则是虚构的。不管是叫珠儿还是叫夏雨荷,民间故事里永远都乐意为乾隆多安排几个女主角。
实际上,张勉治根据可靠的材料指出,乾隆在江南,果真有艳遇。清朝档案中有着无可质疑的证据,表明乾隆皇帝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巡幸江南时,确实将两个汉族女子纳入了后宫。第一位来自扬州,是明贵人陈氏;第二位来自苏州,是陆常在陆氏。而将第二位江南美人纳入乾隆后宫,可能引发了乾隆与皇后乌喇纳拉的争吵。而就在这次争吵之后,正在杭州跟随皇帝巡幸的皇后被突然送回了京师。虽然皇帝纳汉族女子的行为极其秘密,但还是在民间激起了回响,上到朝廷高官,下到黎民百姓,都传说皇帝要在江南立一个妃子。两个月后,乾隆皇帝回到京师,公开了他要罢黜皇后的意愿。虽然在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下他的意愿没有达成,但乌喇纳拉皇后从此被取消了大部分特权,并在一年多后突然亡故。
在这场由女人引起的大戏中,乾隆皇帝被放到一个尴尬的处境——他涉嫌将皇帝谱系的稳定置于危险境地。他要做的就是努力消除影响。不过,二百多年后,人们依旧对此津津乐道。
作为历史学家,在这面钉子墙上找到隐秘的线索串起过去与未来,才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