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扬子江作家周开幕前一天,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回到母校南京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何平进行了主题为“在故乡,北上,或者到世界去”的对谈,和现场数百位校友分享小说创作的“文学地图”。本场活动也是第二届扬子江作家周系列活动之一。
徐则臣2000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其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2019年8月凭借《北上》摘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何平在开场时介绍,在70后写作者中,徐则臣登场的时间不算早,却是成就卓著的一位。“从2004年《花街》发表,到2014年《如果大雪封门》获得鲁迅文学奖,再到2019年《北上》摘得茅奖,徐则臣大概是同时代作家中起步较晚,而夺奖用时最短的作家。”
何平认为,相比50后、60后作家,新一代作家里写作长篇小说“庞然大物”的越来越少,但徐则臣的《王城如海》《耶路撒冷》《北上》都是具有经典气质的长篇小说。
据他观察,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北上》也是从头至尾没有引起过太大分歧的作品。目前茅奖作家大多生于1960年代之前,1978年生的徐则臣跨越了十年的鸿沟,为默默无闻的70后作家群体“正名”。
二人接着从“文学地理”的角度,分享了徐则臣的小说创作之路。
出生于东海乡村,初中在镇上读书,高中来到县城,后来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其间作为学院培养的青年师资来到南师大,毕业工作一年后,毅然“北上”,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北京工作生活至今。翻开徐则臣的人生履历会发现,他是在中国所有行政区划都有过生活经历的人。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与这些地点密切相关。
2004年《当代》杂志发表的《花街》,是徐则臣整个文学之路的起点。花街是淮安运河边的一条老街。正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一样,徐则臣又在小说里虚构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的“花街”。
“写了《花街》以后,我觉得应该把花街的故事讲下去。如果大家熟悉我的故事,就会发现《耶路撒冷》里面也写了花街,里面的花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条街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有人说花街很短,才两百米左右,但是它原来很长,在小说里更长,长到什么程度?整个世界都可以塞到花街里,这个世界有多广阔,花街就有多漫长;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花街就有多丰富。”
在何平看来,2001年的“北上”对徐则臣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没去北京,那么江苏小说家徐则臣极可能仅仅是叶兆言、苏童的一个追随者、模仿者。
徐则臣对此表示认同。刚来北京那几年,他辗转多地租房,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体会到了生活的“切肤之痛”。“在北京,宾馆、酒吧和高尚社区是一个人间,很多人围着个麻辣烫的摊子也是一个人间,热气腾腾的烟火人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异乡人给北京作传的作品,比如《啊,北京》《王城如海》等。他的小说集《跑步穿过中关村》至今译有20多个语种,无一例外地被翻译成了《跑步穿过北京》。
《耶路撒冷》是徐则臣201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了花街的一群人,从花街往外走,分隔在天南海北。十年以后这些人都长大了,又因为其他的一些事重新回到花街。所以对徐则臣的个人创作来说,花街是一个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终点。
徐则臣小说里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以运河为背景,从运河边的花街出发,来到北京,再走到世界去。“到世界去”,是徐则臣一直以来的主题,因为小时候在农村,外面的世界遥远神秘,没机会出去,心中积压了很多出走的欲望。家乡遍布河流,于是河流成了他想像外部世界的工具。而写作《北上》,是他对河流的回馈。很多人说,写大运河是因为热门选题,徐则臣说,他是无意蹭了个热点,“你对你的写作对象不可能不怀有感情”。
徐则臣此次回到南京,是受邀参加第二届扬子江作家周的。他说,其实每年他都会来随园,每次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来,转一转。“这一次能见到这么多老师和师弟师妹觉得特别开心,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近乡情更怯,除了激动之外还是有点紧张,真的是紧张。”
徐则臣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这里可以说是他接受科班化文学训练的开端。他说,母校底蕴深厚的人文传统,让他在学术和写作上获益良多。
“这边氛围特别好,这个氛围有时候可能比实实在在的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弥散在日常生活里的,这种氛围,我觉得首先是一个美,美丽的环境让你身心愉悦,学术氛围也特别好,文学院坐落在这个地方,每次从底下的台阶一层层上到中大楼,那种变化的感觉很美妙。”所以每次回到这里,都能唤醒当年的美好记忆。
其实,他也是在随园收获了爱情。“我太太也是南师毕业的,这里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福地。”徐则臣说。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曦/文 刘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