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讲述北京古建筑背后的故事
  《北京古建筑物语 红墙黄瓦》
  张克群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年5月

  以平易近人的日常话语,解读一百多处北京古建筑的前世今生,再现了这些古建筑的精美细节

  提起北京,我们首先想到的无疑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北京古建筑:故宫、天坛、颐和园、恭王府……是的,作为一座千年古都,北京这个名字,是与它所拥有的为数众多的古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京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其实还意味着一种生活,象征着一种文化,而读懂北京,首先应该读懂北京的古建筑,了解这些古建筑背后蕴藏的历史和文化讯息。建筑学家张克群是梁思成先生的亲传弟子,她的新书《北京古建筑物语》,即是一套以个人视角解读北京古建筑的著作——作者以建筑学家的专业素养看待北京的古建筑,以平易近人的日常话语解读北京的古建筑,书中还配以数百幅手绘图和照片,详细介绍了一百多处北京古建筑的前世今生,再现了这些古建筑的精美细节。

  《北京古建筑物语》共分为三卷,它们是《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八面来风》,三卷既相互关联,又各有重点,分别介绍了北京的宫殿、祭坛、庙宇、园林、陵墓,以及近代以降的各类洋式建筑,诸如教堂、使馆、银行、学校等等。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皇家建筑占据了古建筑的主要地位,在第一卷《红墙黄瓦》中,张克群即以故宫作为第一站,遍寻北京的皇家建筑,并对这些建筑的工艺和特色进行了评点。张克群在第二卷《晨钟暮鼓》中关注的是宗教建筑,其中包括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天主教建筑、基督教建筑以及伊斯兰教建筑,她不仅关注建筑本身,还详细讲述了这些宗教建筑背后的故事,讲述了它们落户北京的曲折过程,毋宁说也是一部简明的北京宗教史。顾名思义,八面来风有揽四方菁华、开风气之先的意思,而张克群在第三卷《八面来风》中所关注的,正是那些被时代风气裹挟而来的洋建筑,虽然它们落户在北京的时间并不算长,却标志着北京近现代城市文化的嬗变和发展,在北京的古建筑中自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张克群解读北京古建筑,首先建立在她对古建筑“痴迷”的基础上,这既使得她的文字饱蘸深情,又让她的解读带有浓郁的感性色彩。张克群虽然是专业的建筑学家,但她的笔下并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她更擅长用一般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释一些有关建筑学的专业知识,讲述北京古建筑的前世今生。事实上,张克群写北京古建筑,更多的却是写与这些古建筑相关的“零碎事”,比如,她写潭柘寺大雄宝殿屋顶的两条小龙,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康熙皇帝的民间传说,说康熙皇帝命人用两条粗大的金链子把它俩锁起来,这两条小龙才老老实实地趴在那儿,至今未动地方。她写清华大学校园里的古建筑,讲述的是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园数百年内主人的更替,而这些主人的更替简直就是一部清代争储即位的斗争史。另外,像前门大栅栏见证了近代商业的兴起,京师女子师范学校见证了教育的改革,京师自来水公司见证了北京人生活的变迁……张克群笔下的这些“零碎事”既与古建筑相关,读来也饶富趣味,均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是比工程多艺术,比艺术多工程。梁先生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建筑远非盖一座房子那么简单,建筑——尤其是古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和艺术,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社会人文状况,甚至还能表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尺度。即以张克群所写到的北京古建筑为例:国会议场的营建记录了中国现代政治的开端,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记录了老北京最痛苦的时刻,正阳门东火车站记录了中国现代化的蹒跚起步,前门大街的普通民房记录了北京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景……可见古建筑是北京的灵魂,正是通过这些不可再生、无法复制的古建筑,北京的历史才会以一种可触可感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绵延。

  王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