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成为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为了解2019年常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选择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和创业效果,近日,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姚茹 刘国庆
毕业生就业总体平稳
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常州旅游商贸学院和江苏理工学院共105名同学。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共97人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共8人,其中女生6人,男生2人。
从调查结果看,就业总体平稳。目前已就业的有20.6%在民营企业就职,在国有企业的占18.6%,在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占12.4%,另有48.4%的人在其他类型的单位找到了工作。
校园招聘成毕业生就业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校园招聘和人才市场已成为当前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占比达33%,其次通过“人才招聘网站”,占比26.8%,“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占17.5%。
择业注重个人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考虑更为长远,在求职过程中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为“个人发展机会”,占比35.1%,其次是“薪酬与福利”,占34%,还有24.7%的毕业生首要考虑“地域”因素,剩余6.2%的毕业生更注重“单位性质”。
当问到期望月薪时,有近半数的人希望月薪在5000-8000元之间,占比41.2%,有15.5%和18.6%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8000-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在3000-5000元之间的有23.7%。
大学生创业更为谨慎
调查的105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人选择创业,其中6人正筹备创业,2人已经创业。
相比去年而言,大学生创业更为谨慎,今年常州市应届毕业生创业率为7.6%,较去年的25%下降17.4个百分点。
近年来,各高校逐步建立起大学生就业的专门服务机构——就业指导中心,并逐步培养起一支以辅导员为主要力量的就业指导员队伍。选择创业的8位毕业生中有6人接受过学校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且都表示对其创业有一定的帮助。毕业生接受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创业比赛、针对性的创业辅导的比例分别为66.7%、33.3%、16.7%。与此同时,他们希望得到一些营销管理、沟通交流以及法律政策方面的指导。
针对调查发现的情况,调查队建议,学校应推进就业指导,促进就业观念转变。大力开展“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人才中心主任、HR经理、创业导师走进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
其次是建议推行“互联网+就业”。借助即将商用的5G技术,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高校共享、链接多方”的就业信息交互平台。企业可将其文化理念、产品销售、生产车间等相关具象化资料发布在平台上,使学生更为便捷地与企业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线上面试、求职。
此外,调查队还建议建立就业工作和就业指导员培训和考评体系,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学院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