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享年102岁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
他把“小女儿”留在苏州,在世时最怀念儿时的鸡头米
  卢浮宫和玻璃金字塔 新华社发
  视觉中国供图
  1917.4.26

  2019.5.16
  大师远去
  刘先觉教授生前照片
  (图片来自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苏州博物馆 新华社发

  30多年前,一位建筑大师,在卢浮宫前建起一座巨型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像钻石一般的金字塔,征服了法国人,也彻底“复活” 了800岁的卢浮宫,更作为法国的著名地标惊艳了全世界!

  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他把作品留给了全世界,更是把“最亲爱的小女儿”留在了苏州。2017年5月,大师百岁之际,现代快报记者曾远赴美国采访他的次子贝建中先生,听他讲述了父亲的点点滴滴,也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位伟大建筑大师的家乡情缘。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安莹 胡玉梅 白雁

  贝建中:父亲走得很安详

  5月17日,现代快报记者致电贝聿铭先生的儿子贝建中,电话中贝建中向现代快报记者证实,贝聿铭先生已于美国纽约当地时间5月16日夜间去世。

  他感谢大家对父亲的关心,父亲以102岁高龄去世,去世的时候很安详,父亲的一生过得很有意义。同时,他也感谢大家对他和家人的关心,他说父亲走得很平静,所以家里人的情绪也没有很大的波动,请大家不用担心。

  他百岁生日时收到家乡的礼物

  两年前贝聿铭一百周岁,当时贝建中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父亲身体还不错,每周都会出去散步,家里有辆运动自行车,他会在家骑个5分钟。”为了庆贺贝老一百周岁,贝家子女为父亲举办了一场生日宴会,亲戚朋友和曾经的同事、业主,从世界各地飞到纽约参加宴会。

  那一年,苏州美术馆特别举办了“贝聿铭文献展 ”祝贺其百岁寿诞。展览上特别设置了“给贝老书写贺卡”的单元,写这些贺卡的不仅仅是苏州市民,更多的是那些专程赶到苏州看展览的建筑师们。

  林兵是贝聿铭的弟子,跟随贝聿铭工作十余年。在参加贝老的百岁生日宴前,林兵特地回了趟苏州,从1525张贺卡中挑选出 100 张带到了美国,这份来自家乡的礼物也让贝老当时非常开心。

  他还曾给南京六朝博物馆画了草图

  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的封山之作,那么六朝博物馆则是贝老和儿子贝建中两人合作的“成果”。南京市博物总馆曹志君透露,六朝博物馆在设计之初,贝老亲自画了草图,不过后来由于年事高等原因,没有参与。2014年8月,六朝博物馆开馆,贝聿铭还发来了贺信。

  想回苏州,再尝一尝儿时的鸡头米

  贝聿铭,1917 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我是苏州人。”他说。尽管贝聿铭出生在广州,在上海和香港都住过,但他不止一次说过,“贝家在苏州已经有600年,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2006年10月,贝聿铭参加了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此后他去过距离故乡最近的地方是香港,回到苏州已成为心愿。

  贝聿铭不止一次和身边的亲人说,想回到苏州,再尝一尝儿时的鸡头米。在贝聿铭心中,苏州是独一无二的。贝建中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说:“我的父母曾经做了个比喻,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文化中心,威尼斯是水乡,苏州是合二为一的。”

  1976年贝建中第一次去苏州。“去了那里才知道这座城市的模样,苏州是‘整个家庭’的故乡。”贝建中说,“如今山塘街上的贝氏祠堂更像是一座博物馆,这里会告诉我关于家族的历史。”

  最美的建筑,应该建筑在时间之上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贝聿铭曾这样说过。

  贝聿铭学建筑,要从电影《大学幽默》说起。在他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希望他能学金融,好子承父业。但一部名为《大学幽默》的电影却使得他违背了父亲的意愿。电影中描述的美国大学校园建筑和校园风情令他对建筑设计有了浓厚兴趣,他明确表示 “要当建筑师 ”。于是,他选择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业,后又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他的建筑作品散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

  苏州博物馆是“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晚年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他“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曾经说过他从苏州园林中获得了不少灵感,狮子林是贝家的私家花园,贝聿铭年少时连续三个暑假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中玩耍,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给了他无穷的快乐与幻想。贝建中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父亲对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很熟悉,因为园林是苏州的精华所在,园林生活也激发了父亲的创作灵感。这个理念成为他设计生涯的原点。

  17日上午,苏州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缅怀文章称,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我们震惊于噩耗,更深怀感念。感恩贝老为苏博付出的全部心力,感恩贝老为观众带来的艺术惊叹,感恩贝老为每一位苏博人激发的骄傲和努力。” 苏州博物馆表示,贝聿铭先生虽已离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的苏州博物馆将永远铭记和怀念。

  另一位大师亦远去

  东南大学教授

  刘先觉辞世

  他是“建筑四杰”共同的学生

  东南大学教授

  刘先觉辞世

  他是著名的“建筑四杰”共同的学生。他一直呼吁南京要加强民国建筑保护。他就是东南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者和建筑教育家刘先觉。5月16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发出讣告:刘先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5月16日12:35逝世,享年88岁。根据老人嘱咐,丧事从简,不设灵堂;告别仪式将于5月20日8:00在南京殡仪馆举行。

  一生心血写进书里

  刘先觉1931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祖籍合肥。1949年考入之江大学建筑系,1950年又考入原南京大学(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师从杨廷宝先生,1953年毕业。1953年,他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建筑学研究生。同时,他也是刘敦桢、童寯先生的学生。1956年毕业后,他一直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后辈们称呼他“教科书里的先生”。

  他是我国世界建筑史、现代建筑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等领域的杰出学者和代表人物之一,成果卓著,在亚洲建筑、中国园林、生态建筑学等领域也不断开拓。

  呼吁加强保护民国建筑

  1988年,以刘先觉为首的研究小组曾普查选出南京近200幢有研究价值的民国建筑,不过这些建筑在不断消失。他曾经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呼吁,要加强民国建筑的保护,他说,“如果连保护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开发?”正是在老人的不断呼吁下,南京才给优秀近现代建筑挂牌,对民国建筑更好地进行保护。

  住院期间还在写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是刘先觉的学生。周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半年前刘老就住院了,学生们听说他病了,常到医院去看他。发现他在住院期间,还在写作,完成并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书。大家都非常敬佩他。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赵丹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