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如此细小,如此熟悉
  《一寸师》
  黄梵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他们的故事,有日常生活,有人间烟火,有深藏的温暖,也有隐约的牵绊

  这些年,作家黄梵在不同的国家与城市里辗转、游走,在奔波的旅途中,他暂时摆脱了繁琐疲累的都市生活,得以从疏离的视角静观与记录生活中最纯粹的那一部分。这个过程里,他也结识了一些普普通通的异乡人,如此相遇,机缘使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听他们说得最多的,依旧是自己曾生活在什么地方,后来为了什么而选择了怎样的生活。诸如此类的话题,真实而坦诚,专注而宽容,亦道出了生活本真的样貌。

  他们的故事听起来似乎稀松平常,内心的孤独也大都如常。絮絮叨叨之间,有日常生活,有人间烟火,有深藏的温暖,也有隐约的牵绊。而在日日的平常中累积的消磨,欲语还休,但还是要说得真实,便成了细小的生命里仅余的,却又清晰可见的痕迹。

  我们该如何反思与解答何谓“故乡”,该如何负担成长的悲喜起落,又该如何在暴烈的流徙里拥抱温柔的小团圆?时间令我们看得更清楚,黄梵回望了故乡小镇里那群苦中作乐的无名之辈,不谙世事、嬉笑打骂的少年们,以及有过短暂交集却能教给自己“一寸”道理的陌生人等,仿佛遗失的都回来了。于是,他写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并尝试给出自己的一些理解与解答。

  那些曾少年的纯真与迷惘,那些在镇子里渐渐消散的凡人小事,那些不得不在困厄中坚守住的爱与不舍,你不写,便不会有人记得,但他们理应被人记得的。也正因着这一种创作初心,这一次,黄梵使自己的写作回归到了一种“微小”的状态之中。

  生命无常,生活如常。《一寸师》里淡淡道来,还不到轮回,也没有修行,不设出口,只是生命长路不断。每个生命的重量累积到最后,无法收结,像只有“关机”这一条路。故事里不时写及生命的沉默与喑哑,古镇里的少年似乎理解了成长之痛,以及将要远游的怅惘;大人们也用坦然与宽容的语气道述着一个道理:悲喜起落,死后只欲一把火,干干净净。

  《一寸师》里的苍茫,亦可作如是观。它几乎不进入内心,不是剖白。或者作者终不免走到这一端:在生命面前,技巧变得多余。于是,黄梵在讲这个故事时,一种“小写”的姿态便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语言、情节、叙事手法、人物角色等小说重要元素都减轻至轻巧之地步,转向去呈现生命之中的一些微小“姿势”,比如镇民聚在一起的闹闹哄哄,几个少年的奔跑与转身,一群小人物的爱与行……

  小说围绕成人后因痴迷登山而最终遇难的姜浩展开,为寻找同学姜浩失踪的原因,作者以姜浩亲笔的自传手稿为线索,重返姜浩与自己的故乡,追溯了姜浩的少年时代,探寻姜浩的成长轨迹与生命历程,其间衍生出其成长过程中遇见的各种人、各种事。故事中并没有卓越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但在质朴的描摹与累积的细节间,能触摸到日常生活的柔软质地,看见平凡生命的粗粝沟壑。而小说里所有的人和事都集中在了“黄州”这座古镇,这座古镇容纳了一个热闹、纷扰、柔软的小人间,亦见证了一群无名之辈在时间与命运面前所坚守的爱与勇气。

  故事以轻取难,以微容大,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活得困厄却坚忍的小人物身上,为他们“立传”,关注生命中微小但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物,探析每一个人细微的心理状态、卑微的生存处境。作者更试图透过岁月的迷雾,抓住具有超越时代的迷人人性,勾勒出一个少年的生活史,也为展示那些故乡小镇人物的人情之美和内心宽容。

  黄梵说,这亦是《一寸师》的创作初衷,为了矫正当下对过去人性的偏见,重新唤醒深藏于每个人心底的宽容和理解,使人们在了解人性局限的同时,领略其宽容和迷人之处。

  那就记下,也总该记下故乡这一群无名之辈的小历史,他们经历复杂命运并记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他们微小却不自怜,内心有怨有憎,有爱也有勇气。他们中有好人,也有所谓坏人,但终归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这些平凡苦难之人留下了他们在命运之途行过的足迹。而这些足迹,如此细小,如此熟悉,亦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逃避的“微小”。

  姜烨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