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4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掏个耳朵成国宝,南大这个秘藏要露脸
2022年,王齐翰的《挑耳图》将首次对外展出
  王齐翰的《挑耳图》 南京大学供图

  有这样一幅画,定格了古人看书掏耳的瞬间。它深藏在南京大学博物馆,和《韩熙载夜宴图》一样珍贵,它就是王齐翰的《挑耳图》,又称《勘书图》。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在该校建校120周年之际,也就是2022年,这幅千年国宝将首次对外展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张然 舒越

  李煜、苏轼排队点赞

  宋徽宗题名

  一座巨大的三折屏风上,画有青山绿水,意态潇洒。屏风前左侧有一个长条大案,案上放着书匣书卷。右侧矮案前,一个穿着飘逸白衫的男子坐在椅子上,光着右脚,手持耳匙,左目紧闭,惬意地掏着耳朵。

  看到这幅精巧的“画中画”,不得不为王齐翰的巧思拍手叫好。王齐翰是谁?其实,他和画《韩熙载夜宴图》的顾闳中是“同事”,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而《挑耳图》是这位南京天才画家的唯一存世之作。

  光看这幅珍品上的题识,就已经是星光熠熠。画卷的右下侧有李煜“建业文房之印”,宋代才子苏轼、苏辙兄弟对这幅画也是非常喜爱,他们在画卷空白处都题上了赞美之词。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对这幅画更是爱不释手,用瘦金体为画卷题名,称之为《勘书图》,至此,这幅画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徽宗觉得画中内容应该以“勘书”为主,挑耳只是勘书中途的休息,所以主题定为勘书更确切。觉得不过瘾,他还在画上留下“王齐翰妙笔”几个字。

  2022年

  国宝级文物将露真容

  几经流传,到了清朝末年,《挑耳图》被美国人福开森购买。上世纪三十年代,福开森在回国之前,将《挑耳图》及其他近千件精美藏品赠给了南京大学前身之一的金陵大学,并暂存于北京故宫的文华殿。建国初期,时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的李小缘亲赴北京,把《挑耳图》接回并珍藏于南京大学至今。就这样,这幅“诞生”于南京的《挑耳图》,终于回到了家乡。

  1961年,文化部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挑耳图》被定为国宝级文物。1982年,它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书画类清单,这也是江苏唯一一件禁止出国(境)展出的书画类文物。

  回到家乡后的这些年,《挑耳图》一直都在库房“休养”,真迹至今没有展出过。当年,“乡愁诗人”余光中来南京,看到的也是“克隆品”。

  那我们能见真迹一面吗?答案是:能!南京大学博物馆馆长史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按计划,《挑耳图》将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也就是2022年,南京大学博物馆新馆建成之际展出。届时,大家可以一睹千年国宝的风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