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何以成为王国维?他的厚重学问为何能够卓然而立超迈同辈?
王国维作为当年清华园里的四大导师之首,道德文章,令海内外翘首称赞,自不待言。但王国维何以成为王国维?他的厚重学问为何能够卓然而立超迈同辈?他的研学路径学术成就对其后学人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知名王国维研究专家陈鸿祥先生在己亥之年又出版其研究新著《独上高楼:王国维传》,令人耳目一新,释疑解惑。
陈鸿祥先生关于王国维研究,一直孜孜以求,呕心沥血,四十载兀兀穷年,不曾间断。世人多知王国维学问渊博,视野宏阔,殊不知其家学渊源,庭训之厚,当不容忽视。王国维远祖河南,南迁江浙,其父王乃誉先生对王国维的影响,可谓无微不至。陈鸿祥先生认真研读王乃誉先生的日记,字里行间,处处浸透着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王国维身体羸弱,其貌不扬,性格上也有诸多令其不如意之处。更何况,当时正处于时代鼎革之际,是一味守旧,抱残守缺;还是另辟蹊径,顺势而为?歧路迷茫,抉择不易。王乃誉爱子情深,为王国维真是操碎了心。不管是求学杭州,还是跻身沪上《时务报》馆,乃至后来的北上京华,王乃誉都是殚精竭虑,恪尽慈父严师之责。王乃誉许多文字,简洁爽利,栩栩如生,读来令人动容。只可惜,王国维而立之年,王乃誉就撒手人寰而去。王国维之所以有后来的辉煌成就,其父王乃誉的谆谆教诲、潜心栽培,实在是不容漠视。
王国维之所以成为王国维,成就独树一帜的观堂之学,陈鸿祥先生既着眼于时代对王国维的影响,更探究在多人浮躁潦草浅尝辄止之时,王国维却能沉潜其中,下足功夫,穷究学理,融会贯通,对康德、叔本华等在当时中国读书人看来都相当陌生的人物,王国维都能拨云见日,直抵其学术精髓。他除了探究哲学,还对歌德、心理学都有并非泛泛而谈的深刻认识。有了这样的学术素养高瞻远瞩,再来审视红楼梦,写出迄今仍旧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红楼梦评论》,建构出以《人间词话》为样本的美学体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国维心无旁骛,扎实勤笃,是本分忠实的书生、大读书人,而绝非迂腐不堪的书呆子。他在上海崭露头角,而后结识罗振玉,学术路径看似大变,实际上也是有着其内在的必然逻辑。他钻研学问,沉醉书斋,但看其诗词,感慨之深,寄托之重,境界之高,又岂是一般诗词俗人所能比肩?他主办杂志,奔走南北,到南通,去苏州,虽然凄惶劳碌,但精神从不萎顿低迷,不管是对张之洞,还是实业家状元张謇,还有梁启超、辜鸿铭等,他从不迷信盲从,而是是其是,非其非,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凡此种种,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啊。尤为难得的是,陈鸿祥先生对王国维先生诸多著作的解读,深入细致,正本清源,校核考辨,查证出新,不遗余力。这种踏实求真、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真如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王国维先生一向被目为晚清遗民,似乎有冥顽不灵不识时务的嫌疑。陈鸿祥先生对这一说法不做简单化处理,更不为尊者讳。王国维对时代纷纭、国家崩坏,痛心疾首、自有看法,诸如《颐和园词》,甚至还有王国维为辫帅张勋所代拟的文字,陈鸿祥先生都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进行了详实中肯持之有故的解读。所谓“殉清”说,谬种流传,更有“逼债”说,源自郑孝胥等,也是市井谈资。陈鸿祥先生都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一一加以辨析指正,持论公允,令人信服。
三十多年前,在昆水河边的乡间校园里读书,经常听父亲与他的老师杜大纪先生闲谈聊天。他们会经常谈到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沉痛往事,说到王国维因儿子之死与罗振玉的断然绝交的是是非非,说到叶德辉之死对王国维的巨大刺激,说到王国维遗书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痛彻心扉,还有陈寅恪写给恩师王国维的刊落繁华气迈古今的磅薄碑铭,更有陈寅恪在《王观堂挽词》中提到的“若以君臣之纲言之,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以朋友之纪言之,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两人探讨琢磨,陈寅恪为何在如此简短的文字中提到了李煜与刘秀?在昆阳之战一举成名的光武帝刘秀当年就在这座中学校园的左近啊,说到陈寅恪、吴宓在王国维灵前行三跪九叩大礼的庄重肃然,师生相对默然无语,唯有门前树影婆娑,余晖映照。某年,陪父亲北行京华,在颐和园里闲走,还和父亲提到这段往事。父亲说,罗振玉为王国维向溥仪请求谥号,也是在当时历史情景中尽故人之责不无悔过之意的一种姿态和举动,不能完全斥之为动机不纯一厢情愿呢。
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被反复提及,几成俗套。但作为大学问家真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实在是不应该被遗忘啊。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