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天文学传播者之一,萨根可以将艰深的科学以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带动听众智识上的乐趣。
英国皇家科学院有项传统,每年圣诞期间都会举办科普讲座。这项活动从迈克尔·法拉第于1827年首次举办以来,除1939~1942年因战争被迫中断,迄今近200年,嘉宾皆为当世知名科学家,旨在寓教于乐,激发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科学兴趣。
1977年,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带来了宇宙系列的六场讲座。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前一年NASA的“海盗号”着陆器接触了火星表面,太阳系探索获得的这一里程碑成果受到了世人的特别关注。而萨根正是阐释这些成果的最佳人选。作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天文学传播者之一,萨根具有能言善道、化繁为简的才能,可以将艰深的科学以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带动听众智识上的乐趣。
萨根的一生,非常辉煌。小行星2709、火星上的一个撞击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萨根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他还参与了美国的空间计划,与同事一起设计了探索金星的“水手一号”项目,先后获得美国航天航空局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阿波罗成就奖等。上世纪70年代起,他主持了大量电视科学节目,《宇宙》系列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六十多个国家播映,他还创作了数十部科普读物,《伊甸园的飞龙》荣获1978年的普利策奖。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于1996年12月20日病逝。早在1994年,萨根就被查出罹患骨髓异常不良增生症,在最后的岁月里,萨根仍然坚持工作,四处演讲、整理文稿,《亿亿万万:卡尔·萨根的科学沉思与人文关怀》就是他的遗作,包括了十九篇文章,内容涉及宇宙学、温室效应、环境保护、人口膨胀、核武器、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带着美好的留恋,带着满腔的忧思,萨根离开了人世,最后一部作品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不够系统,星光零散却依稀,我们依然能够捕捉、感知他的魅力。
萨根的科普是怎样的风格呢?举个例子。该书第十章,叫《一片天空不见了》。标题就让人好奇,题词选用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里的台词。喜欢星星的人,是不是都特别诗意呢?至少萨根是这样的,他给科学披上轻纱,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萨根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说起幼年往事、他对电动火车玩具的喜爱。小男孩不会懂得变压器发出的臭味意味着什么,那时候的成人们也普遍认为电冰箱是很好的东西。而在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背后,隐藏的却是氟氯碳化物的大量生产以及它们对生物食物链和臭氧层的严重破坏。“臭氧层的破洞是一种书写在天上的文字”,萨根说,它记录了人类酿制出致命巫药却没有防备危险来临、扬扬自得的态度,现在,应当如何集结全人类以修改这类错误呢?
萨根的这篇文章以及这部集子里的其他文章,在今天看来或许并不新鲜,也未见得多么深刻。有些看法还有争议。《亿亿万万》实质上更聚焦科学哲学的探讨。由于科学进展之迅疾,科普作品经常面临时效的挑战,萨根这部20多年前的遗作也不例外。写作时的前沿课题已成旧事,他所表达的对生态环保、科学伦理的观点也大多成为共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科普作家都具有“历史感”,而萨根的历史感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贯穿在他直至临终仍然对科学知识整体命运的关切里,极其鲜明浓郁,依然脉动不绝。
林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