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模糊与明晰
——张建华山水画展序
  《花浓春寺静 竹细野池幽》
  《清人金俊明诗意》
  《春来日日雨》
  《石堰坪》

  □张正民

  南山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

  

  欧洲中世纪,神支配着自然法则、人类政治和社会秩序。进入近代,神被限制于作为道德范畴的内心世界,自然现象不是依据神的意志而是遵循自然法则发生变化,政治或社会秩序则由人的理性和意志构筑而成,自然、政治、道德被分别确定为三个领域,所体现出的重要变化即人神分离。

  基于自身的社会因素,同阶段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自然、政治、道德的一体化;另一方面又否定着三个方面的相关性,并且开始自觉的将自然现象理解为受自然法则支配的天人分裂的趋向。其相互矛盾的自我心态,从而生成为另一种社会文化图景。

  通常,我们考量自我思维的完整性一定会纳入上古、先秦乃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从逻辑上看,这是一种正常的追溯关系,也因此导致趋于一体的思维观念。只是历史的脉络不仅仅局限在线性发展的固有模式里,某些方面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体现在艺术轨迹中,也意味着经验一经空间转换,即刻生出更为自由的挥发。从建华的近期山水画作品中亦带来文化持续性生长的另一种喜悦。

  建华沉稳,在静谧的场景中体会正在进行时的日常活动。他一方面通过心灵理解宇宙万物;一方面象征成长的主题将会在他的精神之路上得以实现,以此显示自我的生活经历、态度和生命历程,把可知的与未知的部分留给观众,也留给自我。比如,他大多数作品对远处山脊的描绘,就像文学,将真实留在了故事背后。其掌控画面结构、笔墨语言的技术能力有目共睹,不再赘述。

  打开通向完善人格的道路不再顺从听命,这也是新世纪艺术家敢于思考当下的标志。全球化不是趋同化。表面上看,建华仍讲着本地话(传统绘画形态),就我看来,他是用讲本地话来呐喊。

  古籍中,我偏爱《山海经》。作者把客观物象赋予主观世界的想象,神秘、诡异,多学科的思维叙事似乎挑战着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渊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记载一种树木的花朵“迷榖”,人佩戴它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

  建华在构筑他的山水作品时,除了“可居、可游”,方向感却很明晰,因为,在他心中远处山峦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山。

  

  (作者为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硕导,美术馆馆长)

  张建华

  1965年生,江苏高邮人,1985年进修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家组秘书长,南京书画院院委、专职画家。作品多次被相关机构收藏。《美术》《国画家》《中国画》《美术界》《书与画》《收藏界》等杂志专题介绍,出版有《张建华画集》《张建华山水画精选》《21世纪最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张建华》《大家风范张建华画集》《当代山水画库——张建华》《云蒸霞蔚——张建华画集》《胸中丘壑——张建华画集》《墨华林泉——张建华画集》、连环画《共和国英雄雷锋》《水墨精神·融艺情——张建华作品集》等十部作品集。八一电影制片厂《影海群英》、中央电视台《边塞诗赏析》、中央电视台《翰墨戏韵》等专题访谈介绍。

  2001年 起先后20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家江山行画展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全国大中城市巡展。

  2006年 被江苏省文联表彰为“江苏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第五名)。

  2007年 参加江苏省文化厅组织的“江苏名家万里写生活动”。

  2009年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江苏省国画院、省美协、省美术馆等单位主办的“诗意的寄居——张建华画展”在江苏美术馆举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