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8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繁茂苍郁 坚凝朴重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格桑颇章》
  《大足石刻》
  《钟山胜揽》
  《佛罗伦萨一隅》

  ——张建华山水画风格之我见

  □聂危谷

  出生于水乡高邮的张建华,于85美术新潮方兴未艾的几年内,先后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两所高校学艺。有趣的是,我与他虽然同期身居京城,却始终未曾谋面。也说不上是失之交臂,因为毕竟当年互不相识。而如今我们皆已落籍金陵多年,彼此交流的机会日见增多。

  张建华的山水画融合南北画风,早已为论者所道,但原委却所论无多。依我之见:首先,建华早期在京的学习经历举足轻重,如果一位画家毕生造就只在南方,那么画中气息就很可能灵秀有余,而缺乏分量;其次,军旅生涯同样不可忽略,严酷训练和严明纪律所铸就的铁血丹心,有助于军旅画家在作品中表达铮铮铁骨与阳刚之气;最后,个人的艺术取向当然更是其画风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以繁茂苍郁、坚凝朴重为特色的张建华山水,是画家主动选择的结果。

  张建华山水在哪些方面显示出北派特质?其实不难通过分析具体作品做出判断:一是建华喜用掺以新法的斧劈、鬼面、乱柴等源自传统北派的皴法描绘石质的崇山峻岭,而几乎不见以披麻皴写江南平远丘陵山貌。奇妙的是,即使表现江南文人园林,以及文人可游可居的诗意山水,建华画中所呈现的依然是强调阴阳向背而益显凝重的北派山水画风,而与南宗文人山水画中“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的淡雅境界大相径庭——《花径入溪口》《春江花月夜》《秋色染西园》诸幅皆可为典型例证。如果说,以江南山水为主要观照视域的南宗山水画家,通过消解山水景象而不断凸显笔墨本体语言的独立性;那么张建华则反其道而行之,他通过北派类型的山水画法(尽管其所据对象有时来自南方山水)而重新回归丘壑。既是为了塑造丘壑的立体感,同时也醉心于浓郁的墨色效果,他甚至借用素描明暗与结构手法。建华并非不重笔墨,只是他更在意丘壑,以致将笔墨隐入了山水构造和天地氤氲之中。

  作为军旅画家,张建华山水画的视野常常与众不同——以坦克和飞机入画。在中国画中表现战争机器可以追溯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岭南派巨擘高剑父为了改造传统中国画,在《天地两怪物》一画中,大胆采用前无古人的新题材——表现飞机和坦克。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出身于新四军“红小鬼”的亚明于上世纪70年代访问越南后,也画过以飞机、坦克为配景的战争场面。然而涉及战争题材的山水画至今仍然屈指可数,因为大多数山水画家不愿摆脱笔下庸常的隐居景象和桃园意境。而在张建华此类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其精心刻画的军事装备,与其浑厚凝重而富有戏剧性明暗影调的山水画风相得益彰,达到了高度协调。

  《夏夜·东山岛》作于2001年,为了表现夜幕掩护下悄然潜行的意境,画中坦克若隐若现,几乎使粗心的观众不能察觉,无形中也使得画境吻合了含蓄为美的传统审美趣味;而作于2007年的《穿越》则采用了更具张力和现代感的表现手法。正如画题所示,在遮天蔽地的山峦顶部,直升机列队穿云破雾扑面而来,而山脚下,刚刚穿越隧道的坦克正在逼近观众视线。

  实战演习的紧张气氛,被渲染得如此淋漓尽致。相信这是笔者所见涉足军事题材的山水画作品中最有力度的表现之一。毕竟有过亲身体验,张建华在描写此类作品时得心应手。因而我们不妨寄望他多多推出一些相关力作,至少可以画一个“军旅山水”系列。因为,借助于雄健用笔,浓郁墨色,有力地表现赫赫军威与北派山石之奇崛,从而营造出深沉、神秘而具阳刚之美的情境,更加有利于凸显画家鲜明的个人风格之所在。

  (作者为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