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7版:区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曾经只进万吨轮的港口
如今20万吨级大船来去自如
  连云港港口全景 通讯员供图

  素有“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枢纽”之称的连云港港,如今在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势下,再次加快了现代化综合大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建设步伐。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从一线职工以及港口建设者的口中,近距离感受了改革开放40年的连云港港口巨变。

  

  通讯员 杨开林 何建华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晓宇

  31年工作在一线,他用数据说港口变化

  在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东方港务分公司有一个大师工作室,大师名叫周士皆,是该公司马腰作业区门机队技术组组长。工作31年,谈起港口发生的变化,周士皆满脸的幸福和自豪。

  “我刚上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船最多一万吨,现在超过20万吨级货船已经一点都不稀奇了,最大的船能够达到30万吨级,长度超过200多米。”周士皆用一连串数据描述了他所在的马腰作业区这么多年来的变化,“吞吐量从最初的40多万吨到现在2000多万吨,泊位从3万吨级到现在的20万吨级,门机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吨25米发展到现在的40吨37米。”

  改革开放40年,连云港港已经由主港区拓展至赣榆、徐圩、灌河港区,形成了“一港四区”规模发展。港口航道由5万吨级浚深至30万吨级,万吨级泊位从5个增加到70个,拥有集装箱、铁矿石、煤炭等各类专业化泊位。货物吞吐量由1977年的432万吨扩张至2.3亿吨左右,集装箱业务从零起步,攀升至472万标箱,位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中国集装箱港12强。

  绿色现代化,他用切身感受赞港口变化

  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不断提升在港口人眼中同样重要并且值得骄傲。邓克兵是东方港务分公司装卸队的一名班长,他告诉记者,过去作为装卸队的工人,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每次上完班都是“灰头土脸”,人也累得筋疲力尽。现在则完全不同了,“上班的地方都装上空调了,随时有纯净水喝,办公室到处摆满绿植,作业全都机械化,不但环境好了,人也轻松了,整个效率也上去了。”

  近日,亚洲最大的豪华客滚船“和谐云港”轮在连云港港69号泊位接驳岸电成功,刚刚还在轰鸣的船用柴油机霎时归于寂静。自2010年起,连云港港便成立岸电技术攻关小组,当年10月安装启用全球首套岸电设备,目前岸电推广已实现“一体两翼”四港区全覆盖。多年来,随着岸电设备的推广应用,每年可给连云港港减少二氧化碳排量12万吨,硫化物2000吨,氮氧化物3000吨。

  除此之外,连云港港创新研究,形成了“爆破挤淤”“围堤吹填”等多种先进施工技术,大力研发节油、节电、节水等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

  参与港口建设,他用经历展望港口未来

  说起连云港港的变化,作为建设者的该集团工程技术部副总经理卢友兵感触很深。1992年,卢友兵进入港口工作,港口的庙岭、旗台等新港区开始全面建设,到2008年,连云港港已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等五个港区组成,正式铺就了“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发展框架。卢友兵介绍,目前,连云港港正逐步完善主港区的功能,拓展赣榆和徐圩“两翼”港区的建设,另外将建设延伸到内河,达到海河联运的整体格局。

  展望未来,卢友兵信心满满,他说:“随着海河联运以及陆海联运的不断发展,连云港港必将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大港和区域化的国际枢纽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