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将货币基金“T+0赎回提现”限额1万元,同时给予相关机构1个月过渡期。随着7月1日大限的来临,一些基金公司、银行、证券纷纷发布提示性公告。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郭韵
“宝宝”只能快提1万
6月中旬以来,余额宝、腾讯理财通、招行“朝朝盈”等货币市场基金交易业务纷纷对其赎回额度进行了调整公告,一些证券公司的“宝宝”类产品也有相关的提示,提醒用户自7月1日起,单日赎回上限不得超过1万元。
事实上,这些“宝宝”类大多对接货币型基金产品,招行“朝朝盈”实际投资产品为“招商基金招钱宝货币基金B类000607”。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他们对“T+0赎回提现”也发布了提示公告。据了解,如果投资者在多个平台购买了同一只货币型基金产品,那么,T+0赎回提现业务额度是共用单日1万元,如果购买的是不同货币型基金产品则分别计算。
为什么要实施限额?
限额后,投资者对“宝宝”类产品的体验感会降低,那么,为什么要限额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为短期内资金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导致利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异动,甚至会带来金融风险。
此前,由于“宝宝”类产品具有大额提现快速到账的特点,类似于银行存款功能中的“随存随取”,又能享受大于活期利率的货币型基金收益率,因此受到不少资金青睐。比如,有的证券投资者,在节假日的时候,持币过节,导致资金闲置,他们就会转入到“宝宝”类产品。然后,等到交易日开盘后,就全部赎回继续进行证券投资。还有的大额资金,比如买房、买车等,现款停留在手上一段时间,也会选择通过申购“宝宝类”产品获得一定的收益。
根据证监会和央行发布的《指导意见》,除了“T+0赎回提现”限额外,还有一些硬性规定。比如,除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外,禁止其他机构或个人以任何方式为“T+0赎回提现”业务提供垫支。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提供以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直接进行支付的增值服务,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货币市场基金销售业务,不得为“T+0赎回提现”业务提供垫支等。
分散配置也能满足消费需求
尽管赎回有限额,但实际对投资者的日常消费需求影响不大。公开资料显示,80%的“宝宝”类产品持有人购买的货币型基金份额不足1万元,而且70%的投资者赎回金额在1万元以内。
此外,尽管新规规定,同一只货币型基金产品T+0赎回提现业务额度是共用单日1万元,但有投资者支招称,可以分散购买多个货币型基金产品,从而规避监管规定。
如果的确是购买了大额产品的话,那么,在着急使用资金、有大额资金使用需求的时候,提前一个交易日发出指令,基金T+1日到账完全就可以了。招商银行提醒称,基金交易日下午3:00前使用普通赎回,赎回资金通常将在下一个基金交易日24:00前到账,基金交易日下午3:00后赎回的或非基金交易日赎回的,赎回资金通常将在下两个基金交易日24:00前到账。普通赎回最大额度以账户持仓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