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公示中,位于无锡影都的谷事会赫然在列,且是2017年无锡唯一入选的旅游项目。作为无锡影都推动文旅融合、增加互动体验而着力引进的项目,谷事会集啤器收藏展出、酿造技术科普、精酿啤酒体验、啤酒文化传播于一体。但正如它的英文名字“Story Share”一样,谷事会背后的故事远比她的简介精彩得多。
吕悠 陶蓁
世界最大的皇冠开瓶器个人博物馆
2017年12月5日,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在无锡影都宣布,许晓帆、杨丽夫妇创办的“谷事会”,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审核认证为“世界最大的皇冠开瓶器个人博物馆”。
很少有人知道,这对夫妇的相识相知,也与皇冠开瓶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3年,还互不认识的许晓帆和杨丽成为了竞争对手,从另一藏家手中争夺一把手工制作的孤品开瓶器。当时许晓帆下手快了些,如愿以偿。到了2005年,两人因工作关系认识,在工作之余交流时,竟聊到了收藏皇冠开瓶器的共同爱好。杨丽在参观许晓帆的藏品时,一眼发现了那件孤品。两人恍然大悟,原来早就打过交道。
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走到一起,婚后更是加大收藏力度。在杨丽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两人租了一辆车,开了3.6万公里,一路走一路收。随着精品不断累积,两人开始考虑,有没有一个地方能和大家分享这些藏品,于是有了开博物馆的想法。
经过四年的准备,夫妇二人用来自70多个国家的2200多件皇冠开瓶器和3700多件啤酒酒标,成立了谷事会,并迅速获得了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的官方认证。
走一条皇冠开瓶器的“丝绸之路”
1853年,皇冠盖诞生,随之而生的皇冠开瓶器,展示了独特的工艺美学和悠远的历史文化。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开瓶器是科学、技术、艺术的结晶,是各国饮食器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谷事会的开瓶器藏品里,最经典名贵、最具标杆性的,应该是有着“开瓶器爱马仕”之称的30多件全银制法国昆庭,每一件的市场收购价从一千多元到五千多元不等。
谷事会成立后,许晓帆和杨丽正着手于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他们将对开瓶器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挖掘,并建立一个中英双语的数字博物馆,以期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中国人对于啤酒文化的情怀。同时,谷事会中的不少藏品,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博物馆中亦有同款收藏。如大英博物馆收藏的5件皇冠开瓶器中,谷事会就有2件同款。夫妇俩正着力于跟世界各大博物馆取得联系,加强馆间交流。
现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三年后的一个“大动作”在做准备。许晓帆说,三年后,他们准备走一条皇冠开瓶器“丝绸之路”,搞一个国际巡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开瓶器回到它们的“出生地”去,让当地人来讲述它们的故事。这个想法,已经得到了国内诸多藏家的肯定和支持。这一举措,也将是中国展现文化自信的一个好机会。
精酿啤酒的美妙需要新鲜当“作料”
自诞生以来,皇冠开瓶器就与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美国的半年旅途中,许晓帆发现了精酿啤酒的美妙。区别于一般的工业啤酒,精酿啤酒以其精致、小众和酿酒师的不同领悟所造就的千变万化的风味,正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
每个酿酒师对精酿啤酒的理解都不同。在许晓帆看来,精酿啤酒是要遵循“纯净法”的,即只用水、麦芽、啤酒花和酵母四类原料酿制。同时,精酿啤酒对于品饮新鲜度也有着要求,最好是现场品用,才能锁住大多数香气,获得最佳口感。由于不是工业化生产,精酿啤酒中的酵母得以保存,大量的酵素对健康也十分有利。
许晓帆在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朋友聊天时突然的脑洞大开,促成了谷事会与江大生工学院的校企合作,谷事会更成为江大发酵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江大为谷事会提供原料保障、特种酵母培育等支持,谷事会则为学生们打通了酿酒的整套环节。而采用以色列技术的28个发酵罐和先进的酿酒技术,再加上江大在全国乃至世界发酵领域的领先优势,使得谷事会在精酿啤酒上得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