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北京人为啥管街道叫胡同
  翁立 著
  丁幼华 摄
  中华书局
  2017年11月

  我是在北京的胡同中出生,又在胡同中长大的。因而对胡同不但不感到陌生,还有一种亲切感。可外地人就不理解了,特别是南方朋友到了北京总要问:“你们北京人干吗管街道叫胡同呢?”好在我打小就爱听老人们讲北京的事儿,也好琢磨北京胡同的名儿,还搜罗积攒了些有关北京胡同的资料,平常还好在胡同里遛弯儿,因而还能回答得出。尽管自元朝的时候“胡同”就在北京这个地方广泛使用,明朝开始就不断有人对“胡同”一词进行考证,可文人们却说法不一,各执己见。

  从史籍中看,光是对“胡同”这个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等。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在《胡同及其他》一书中,专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胡同”这个词进行了分析,指出胡同这个双音词的种种写法,是借字表音。

  张先生认为胡同是个双音节的词,只用于北京和北方一些城市。它始见于金代,元朝才留下较多的资料证实它是已经行用的街巷异名。关于胡同这个词的来历,旧日有三种解释:一为“方言”;二为“弄”或“巷”的缓言,是“巷”的反切;三为《说文》衕字的衍化。然而三种说法均不圆满。张先生假设胡同是个借词。蒙古语、突厥语、维吾尔语、鄂温克语、女真语、满语等“水井”,大致是huto 这样的音,被汉语吸收,借字表音,汉字的几种写法,其中胡同最为流行。到了明清大量使用,使胡同原义(有水井处) 转为街巷,并被看作是汉语本身的词了。

  已故北京史研究会会员曹尔驷先生在《北京胡同丛谈》一文中曾谈道,“胡同”这个名称究竟是怎么来的? 它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还有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曹先生曾设想胡同是“浩特”的音转,因“浩特”最早是居民聚落之意,后来发展为城镇。并将此问题请教了张清常先生,张先生明确答复“胡同”二字确由蒙古语而来,根据语言考证,应是Hottog 的音转,即水井之意。乡有乡井,市有市井,除了河道、湖泊之外,井泉一般是居民生命之源,有井的地方才有居民。这才是胡同的本意。

  有位在中国多年的日本人多田贞一,1944 年写了本《北京地名志》。他说:胡同正写是衚衕,相当于小通路、横街、小巷等。它是从蒙古语来的。在内蒙古,比村稍大的部落就叫胡同。北京也是很早就有称为胡同的事了,今天几乎被完全使用在街道的意义上,胡同的意义却是更近于村、镇的。据内蒙古来的人说,锡林郭勒地方的包,五六个集在一起,就称为胡同。他还指出了胡同流行的范围,不仅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有,天津、河南也不少,因而他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胡同的使用不仅局限于北京,中国北方基本上都有。这与张清常先生根据1989 年邮电部邮政总局主编的《中国邮政编码大全》所统计的全国胡同分布情况大致也是吻合的。

  以上三位先生对胡同的解释,无论是“水井”也好,“居民聚落”也好,“比村大的部落”也好,意思上大体还是接近的。可是关于胡同,还有一种解释为“火疃”,说是“胡同”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杂剧中,它作为街巷的称呼至少在元代就开始了。金末元初,蒙古人开始兴建元大都( 即北京城),当时城内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分开,中间辟有通道,这种通道在蒙古语中的读音为“火疃”。后来北京人便逐渐读成了“胡同”。这真是水与火的矛盾啊!

  无独有偶,接着我又看到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地名漫谈》一书,其中有篇名为《北京胡同的由来》的文章写道:据考证,北京许多古老的街巷名称沿袭元、明、清之旧。胡同之称也始于元。不过那时不叫胡同,而叫“火弄”,又叫“弄通”。可见胡同即是从“火弄”“弄通”演变而来的。宋代都城东京( 今开封)、临安( 今杭州),称街坊为火巷。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每坊巷三百步许。”《杭州府志》也曾提到火巷,火巷是指都市规划时,在建筑群之间留出的间隔地带,平时是通道,万一失火时,便是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据《析津志辑佚》这部记述元大都的书记载,其街制规定:大街的街宽不少于24 步,小街的街宽不少于12 步。小街就是火巷。《析津志辑佚》说那时共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京师坊巷志稿》云:《元经世大典》谓之火巷,胡同即火巷之转。

  这么说来,不管是“火疃”,还是“火弄”,以至“火巷”,虽都带个“火”字,实质都是为了居民的安全而防火的。这么看来与“井”“水”又没了矛盾。而且以上两种说法,在胡同之称始于元朝这点上也与前三位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当然,这些都是从语言及胡同的功能上说的。

  还有一种对胡同的解释,则带上了点政治含义。明朝万历年间顺天府( 当时京师及附近州县都归顺天府所属) 宛平县( 当时京师西部地均属该县管辖,县署在地安门西大街东官房) 知县沈榜写了一部《宛署杂记》,对“胡同”这样说:“宛平人呼经行往来之路曰街、曰道,或合呼曰街道。或以市廛为街,以村庄为道。……其以衚衕名者凡三百一十二。衚衕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然二字皆从行,迨我朝龙兴,胡人北徙,同于荒服,亦其谶云。”也就是说“胡同”一词本是元朝的语言,是“胡人大同”的意思。到了明朝,胡人被打败,所以又加上了“行”字。字形虽变了,读音却没有改。由此看来,不管元朝还是明朝,对“胡同”一词的使用,还有点政治色彩。

  综前所述,已经可以认定:“胡同”是元朝时开始出现在我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其作用是等同于街巷、里弄一样的通道,既连着民居院落,又是交通道路,当然它还有社会政治功能及文化诸方面的作用。在此,我们姑且把它看成一个专用名词,一个如同街巷那样的地名标志词就够了。

  不过,还有一点在这里必须讲明白,那就是既然胡同是可以等同于街巷的城市建筑布局的专用名词,为何还要起这个专用名词,而不干脆称其为街呢? 这也是我在查阅了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后才搞清楚的。原来元朝所建的大都城之所以规划整齐有如棋盘,是因为当时对大街、小街和胡同是有具体宽度标准的,不过那会儿是以步代尺,用步计量。元朝1步为5尺,约为1.54米。

  大都城共有十一座城门,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条胡同,从而形成了整齐的城市街道体系。当时规定大街宽24步(约合37.2米),小街宽12步(约合18.6米),胡同宽6步(约合9.3米)。经实地勘查,现今东四北的几条胡同,正是元朝胡同的规模。这就是说,胡同在元朝时的宽度必须为6步,比它宽的才称之为小街(12步)、大街(24步)。

  但这一规定,随着朝代的更替,到明朝和清朝也就不那么严格了。明朝废弃了元朝的一些大面积建筑群后,原址上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小胡同。清朝又废弃了明朝的一些衙署、府第、仓场,这些地方也自然形成了一些不规则的胡同。有的胡同宽于6步,有的胡同则不足6步,还有的胡同两头窄中间宽。像明朝时,天安门西侧设有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及旗房、太常寺、通政使司、锦衣卫等九大官府衙署建筑群,到了清朝这些官府衙署被废除后,就形成了曲里拐弯的几条不规则的胡同。1959年9月在这块地方建成了宏伟的人民大会堂。

  在丰富悠久和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长廊中,胡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书以胡同的形成、命名和发展为框架,把格局与变迁、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说、人事与环境、既往与现实,纵横交织于一体。既脉络清晰,提纲挈领,又兼顾到胡同历史文化内涵的各个方面。本书的图片多拍摄于20世界80年代,现在很多已经不存在了,堪称珍贵的历史资料。

  翁立

  

  1950年生于北京,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兼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主编、《中国银幕》杂志社总监。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等发表论文等二百余篇,多篇获奖。1990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为管理系外聘教师,开授《电影宣传学》课程,所撰讲义被作为教材,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