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关注秸秆焚烧,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没有错。被人批评,就算观点值得商榷,那也犯不着爆粗喊人“滚”。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哈尔滨这个城市的空气为什么会这么差?每到晚上整个城市都是烟火的味道,犹如全市在拍枪战大片,烟雾缭绕,谁有答案?”来到哈尔滨的演员孙艺洲发微博,剑指秸秆焚烧,有图有真相。哈尔滨环保局积极回应,承认焚烧秸秆现象的存在,表达“没有放弃净化区域空气质量的努力”。
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些网友怒怼孙艺洲。有网友留言评论:不焚烧秸秆,留着给你家烧火吗?
孙艺洲也没客气,跟了一句“你活该被熏,并祝你全家健康”。还有网友喊话:不喜欢就滚。这场“互动”充满了异味。
秸秆焚烧到底是不是造成雾霾的元凶,向有争论。
持“元凶”论的对秸秆焚烧深恶痛绝。孙艺洲去探查时发现,当地“霾味儿”与全国各地都不同,和郊县大量焚烧秸秆有关,于是喊话有关部门出面管控。
而反对这一观点的,则为焚烧秸秆的农民打抱不平,认为焚烧秸秆古已有之,也没见引发雾霾。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网络,这样的争论,想必还会持续下去。但,秸秆焚烧让人口鼻难受,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无论如何,关注秸秆焚烧,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没有错。被人批评,就算观点值得商榷,那也犯不着爆粗喊人“滚”。人家并不是哈尔滨市民,迟早离开,用不着撵。
维护家乡声名,是人之常情,但要有容人之心胸。毕竟,演员不是环保专家。
焚烧秸秆的后果让人关注,焚烧秸秆的苦衷也让人忧心。
秸秆终究需要一个好“出口”。这个“出口”,不是群众的口鼻,也不是苍茫的田地,而是科技与政策所打造的“胃”。演员的愤懑呼喊,总是会引起更多人的关切。这对解决秸秆处置难题,自然是有益的。
当然,喊话“滚粗”,只是一时情绪,对此不必过分担忧,但是,一时情绪的背后,是一个沉沉的考题:消除雾霾,在于方方面面的发力,甚至,每一根秸秆都不能置身事外。问题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了吗?
前一阵子,演员韩雪炮轰携程“捆绑销售”引发舆论场沸点。对公众人物,我们过去经常批评他们很少“站出来”,拿起话筒,“打开”主张。现在,演员频频就公共事务发声,岂不是好事?
不容外人批评家乡,也是一种“地域歧视”。“谁不说俺家乡好”,固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人说俺家乡不太好,未必是和你过不去。这个逻辑,有些人到现在都未必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