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区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18位表演者讲述与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
两岁时,我对大桥一见钟情
  表演者们合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耿朴凡 摄
  扫码回看直播

  如果你有机会拥有大桥3分钟,你打算在上面干点什么?9月9日,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重要活动之一——“每人拥有大桥3分钟”在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堡上举行,共有18位表演者先后登台。他们当中有大桥的建设者、同龄者,更多的是大桥50年间点滴变化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守护者。现代快报·ZAKER南京对该活动也进行了直播。

  

  见习记者 耿朴凡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娜 徐红艳

  关于大桥的独家记忆 他们用3分钟与大家分享

  南京长江大桥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座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纪念建筑物,50年间,许多人见证了它的变迁。

  任发德用相机记录下了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仪式的照片;49年前的9月29日,吴章桥几乎是伴随着大桥通车典礼来到了这个世界;老桥工冯永祥曾参与当年大桥修建,因为错过了大桥的通车典礼,他为儿子取名为冯飞桥……

  著名收藏家王世清也是一名“大桥控”。活动现场,他身穿大桥图案文化衫,手拿《长江大桥故事》一书,满满大桥元素。

  作为一个外乡人,为什么王世清对大桥情有独钟?王世清说,大桥1960年开建,自己也生于1960年。1979年,来南京上学的他发现,自己的学校就在大桥附近,每天都能看见大桥。“跟大桥的这些特殊情缘,加上大桥的历史地位,让我对大桥情有独钟。”收藏大桥的物件多年,王世清现在已经有近千件大桥藏品。“我们准备在大桥建成50周年时,建一个南京长江大桥博物馆。到时我愿意义务在馆里给大家介绍大桥。”

  今年25岁的戴士杰,也是大桥的忠实粉丝。“两岁时,我就对大桥一见钟情,大桥就像是我的一位家庭成员。”在他看来,正在封闭施工的大桥就是在“休年假”。现场他给大家展示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大桥闹钟,闹钟的背景是80年代的大桥夜景。“当时从桥头堡到正桥,都有装饰灯,看起来特别漂亮,现在大桥的夜景已经不一样了。”因此,这个记录了大桥昔日风光的闹钟,对他来说格外珍贵。

  大桥已“瘦身”5千多吨

  “双曲拱桥的加固是此次大桥维修最难的难点。” 吴俊明是中交二航局负责大桥引桥维修的项目经理。他分享了自己的维修大桥的经历:这是他修过的第四座长江大桥,可是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开工后,依然遇到了很多难以料想的困难。

  吴俊明介绍,拱肋上加固混凝土涂层仅6厘米厚,里面要横竖斜放三层钢筋,钢筋间距24毫米,混凝土里的石子粒径要求是0-16毫米。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两个16毫米粒径“相遇”,就会卡住。“如何利用泵机加固392条拱肋,仅这一项,实验室就做了47次试验。”

  “拱上填料更换后,大桥比以前轻了五千多吨。”吴俊明解释,之前拱上填的是石灰煤渣土, 每立方米有1.6吨重,现在换成了泡沫混凝土,每立方米轻了1.05吨。19跨下来,能减轻五千多吨自重。此外,以前填料上直接铺沥青,一段时间后桥面会变得坑洼不平,现在填料上又铺了一层19-25厘米的混凝土面板,更结实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