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长达40天的闷热三伏终于结束了。23日,进入处暑节气。上周六,中国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和现代快报/ZAKER南京举办的“名医健康行之节气养生活动”继续举行,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张钟爱带来了精彩的《夏秋之交话养生》,她说,这个时候人们应该防秋乏,早点睡,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银行邀请医学大咖“共享健康”
据悉,中国光大银行南京分行的系列活动主题是“共享阳光、健康生活”,通过结合节气特点、饮食原则、多发疾病、防治手段、养生知识等内容与广大市民进行分享。中国光大银行在惠及民生的大健康领域先行一步,已经广泛地与国内领先医疗机构开展了紧密的合作。
当天现场来了数十位听众,全部都是慕名而来,他们告诉记者,这些名专家的号特别抢手,有时很想坐下来仔细听专家好好说透某个问题,但时间总是来不及。这次活动,不仅可以听专家详细讲解,而且还可以面对面咨询,太好了。
秋凉还没来,应该养“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这时候的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
张钟爱说,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大部分会被蒸发掉,而秋季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走进大自然,漫步田野、公园,都有助于养阴。第三,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
防秋乏秋燥,晚上早点睡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鼻乃肺之窍,所以鼻干。燥在立秋之后尤为常见。此外,肺还与大肠有着密切联系,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容易出现便秘。所以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比如适量地喝淡茶、豆浆等。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晚上早点睡觉,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三伏结束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在这个季节,感冒增多与天气变化无常有很大关系。预防感冒,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夏秋之交,多吃这4款膳食
麦冬蒸子鸭
材料:麦冬25克,子鸭1只,料酒10克,盐5克,酱油10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姜5克,葱10克。
制法:麦冬洗净,浸泡24小时,取出锤扁,除去内梗,子鸭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姜切粒,葱切花。麦冬放入鸭腹内,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55分钟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适用于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气虚弱、口干、便秘、喉咙肿痛、更年期综合征等。
玉竹养肺梨
材料:玉竹10克、鸭梨一个、冰糖适量。
制法:鸭梨洗净,尖端削成盖状,中间挖去梨核后装入玉竹和冰糖,盖上梨盖后放入盅内,加入适量水,将盅放入锅内,隔水炖熟。
功效:滋阴润燥、养肺祛痰、美肌。适用阴虚燥热、肺燥咳嗽者。痰过多、脾虚腹泻、风寒咳嗽者不能吃。
百合安神茶
材料:取百合、小麦(各25克),莲子肉、首乌藤各15克,大枣2个,甘草6克。
制法:将百合、小麦、莲子、首乌藤、大枣、甘草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锅内,加水至700毫升左右,大火烧开煮沸后,小火熬半小时。滤汁,存入暖瓶内,连炖两次,随时皆可饮用。
功效:清热安神、益气养阴,适合神志不宁、心烦易躁、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多汗者。
石斛菊花汤
材料:石斛(6-12克)、菊花适量
制法: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
功效:滋阴、生津、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