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群英汇·苏州专场》在央视演播大厅圆满完成录制工作。9大节目,98位演职人员,上百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谱写了精彩绝伦的苏州乐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盘门片区和姑苏区文化馆联合创作的群舞《忆糖粥》第三次登上了“国字号”舞台,该创作团队还别出心裁熬煮了一锅新鲜出炉的糖粥端到演播室,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品尝,将苏州味道传递到全国。据悉,此次节目将于7月11日18:30在央视三套综艺频道播出。
张晓婷 何洁
《忆糖粥》是苏州专场第一个节目,继2015年登上央视三套《舞蹈世界——舞蹈全民星》栏目、2016年参加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后,此次是第三次登上“国字号”舞台。16位来自盘门片区的80后、90后草根演员奉上了精彩的糖粥舞蹈。其创作构思来自2014年8月创作的独舞《粥担与老人》,2015年5月经过重新策划和编排,变成了表现力更强、内容更加丰富的群舞。卖粥翁挑的骆驼担,一根扁担两边挂着煤炉、锅子、洗碗筒等;抑扬顿挫的吴侬软语叫卖声,穿越到记忆中的姑苏小巷人家……通过近代和现代两个时空场景的穿梭和对比,贯穿买粥人和卖粥人的丰富互动。
据悉,《忆糖粥》卖粥翁原型是苏州著名的糖粥制作艺人潘玉麟,潘老做糖粥的手艺是从爷爷和父亲那里习得的,用的方子还是100多年前的老配方。虽然潘老的路边摊设施相当简陋,但来买的食客每次都排成长龙,被称为“来苏州不能错过的美味之一”。在苏州,有很多像这样的民间老手艺,正在由一位或几位老人势单力薄地孤独坚守着。《忆糖粥》用舞蹈语言表达了对传统手艺继承发展的期盼。
别出心裁的是,《忆糖粥》的创作团队将自制的糖粥端到演播室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品尝。煮好的糖粥就隐藏在舞台用的道具——那个直径约2米的糖粥大碗中,由于大碗高达1米,因此观众从外面看不出来。盘门片区文化站工作人员将制作糖粥的赤豆、糯米、糖桂花等材料带到北京,于录制前在演播室的大厅里熬制好。
据悉,《群英汇》是一档央视专门为百姓搭建的展示各地群众文化面貌的栏目。经文化部推荐,苏州市作为江苏省首个地级市被《群英汇》栏目选中。苏州专场挑选了来自全市的9大节目,98位演职人员。除了来自姑苏区的代表舞蹈《忆糖粥》,还有男声组合唱《快递小哥》、评弹《水乡船娘》、小品《找钥匙》、舞蹈《甪直连厢情》、昆曲木偶《西厢记》等,展示了苏州的昆曲、评弹、缂丝等多项闻名于世的非遗技艺,集中展示苏州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