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安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在里下河那片黑土地上春耕秋种。我23岁出门求学工作,从乡镇到县城,已经三十多年,应该沾染了城里人的味儿。但农民的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质朴节俭的本质一点没有变。
我感到,从小到大,农民的胆小怕事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记得十七岁第一次随母亲去上海,轮船停泊在十六铺码头上。一下船,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我怕,手不自觉地拽住妈妈的衣角。那飞快的脚踏车在我身边驰过,吓出一身冷汗。
我似乎有严重的惧“大”症。几十年来,我惧怕大场面、大人物、大牛皮,直到现在丝毫没有改观。
因为怕大场面,开会、出席活动以至参加私人宴会,我从不敢迟到。唯恐去迟了,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那境况该是十分的窘迫和尴尬的。会议通知八点半,我八点十五分就会找到位置坐下。宴会请柬六点十八分,我六点准到。有朋友说,你是个呆子,写六点十八分,不到七点是不会开席的。我说,大家都这么想,时间一拖再拖,那会拖到什么时候。一到大的场面下,我的语言表达就迟钝,待人接物也不自如,所以大场面下,我会选择一个角落坐下,不会叫嚣乎南北,招摇于东西。
因为惧怕大人物,遇到头头脑脑的人物,我往往主动往后退退,不会主动与大人物说话,也不会主动提出与大人物拍照、要通讯方式,更不会请大人物解决个人问题等等,端茶倒水,悄无声息地进行。按说,我曾经在市委综合部门工作多年,与大人物接触的机会很多,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甚至国家级的领导,多了去了。至今,我找不出一张与大人物的合影。我的想法很简单,与大人物合影难道会改变我等小人物的处境吗?不发光的石头纵使强光照耀也不会发光。本本分分地做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不被大人物责备就是万幸了,何敢生出非分之想。
因为惧怕大牛皮,我不太喜欢十几个或者几桌摆下来大宴,我喜欢三五人小聚。但事非所愿,一年里总有那么几次躲不过的牛皮宴。我为什么不喜欢吹牛皮的?一是饭局时间拉长了,有的吹牛者包场,从头说到尾,没有一两个小时画不了句号。二是不卫生,唾沫星星迸迸的。三是吹牛者说话从不打稿,想到哪说到哪,而且特敢说。唉,写到这里,我倒有点佩服起吹牛者。他看你是当官的,他就说认识谁谁谁,可以疏通疏通。他看你是办厂的,他就说有销售渠道。他看你是写点东西的,他就说认识某一两个大型杂志的主编,可以帮助发稿。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但一旦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所吹的大抵随风而去了。
活到六旬,这惧大症好像愈发严重了。回首往岁,惧大没带来一点好处,细细想想,也没有落下坏处,自知惧大,对大自会敬而畏之,敬而淡之,敬而远之。现在当然更不会改了。我知道,有人背后说我是小农意识,小农行为。我不以为然,小农怎么啦?